2025年7月9日至10日,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葫蘆童夢”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葫蘆盆村,開展了一場以“生命的光,閃亮”、“生命不易,珍惜”為主題的系列生命教育與防災備災安全防范課程。此次活動由敫安然、張雨萌、韋皓然、燕宏飛等同學共同組織,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引導當地青少年感悟生命的可貴與堅韌,掌握災害應對技能,在心中播撒熱愛生命、敬畏自然的種子。
活動伊始,趣味游戲拉近了孩子們的距離,也為課程營造了輕松溫馨的氛圍。“抓手指” 游戲在“烏龜”“烏鴉”等口令中交替進行,現場氣氛熱烈;“大風吹” 游戲則鍛煉了孩子們的反應力與合作意識,笑聲此起彼伏。在“雞蛋成長記” 游戲中,孩子們從蹲下扮演“雞蛋”,到逐步站立成為“破殼而出的小雞”,在一輪輪猜拳中體驗成長的艱難與突破,表達出“遇到困難不能放棄”的堅強信念。
在生命教育環節,實踐團成員帶領孩子們共同閱讀繪本《生命只有一次》,通過小狐貍球球的溺水經歷引導大家思考生命的脆弱與珍貴。繪本閱讀后,孩子們用畫筆描繪出自己心中的“生命圖景”——陽光下綻放的花朵、牽手前行的家人、風雨中挺立的小樹……在分享環節中,他們用稚嫩的語言講述著對生命意義的初步理解:“這是媽媽給我的愛”“花朵雖然會謝,但開的時候特別美”。
社會實踐團還精心設計了“殘疾人運動員精神”主題課程,通過播放視頻、展示圖片和講述勵志故事,引導學生認識到身體障礙者堅強拼搏的生命力量。湖北籍殘疾人運動員袁偉譯、章瑩、柳萌的故事鼓舞了在場每一位孩子,也激發了他們對“生命意義是什么”的深入思考。
“信任盲行”游戲讓孩子們真實感受到身體障礙者面臨的困境與挑戰。同學們分組體驗“盲人”與“拐杖”的角色,在彼此的信任與配合中完成路線行進,體驗結束后紛紛表示更加理解“健全”身體的來之不易,也更加珍惜身邊人的關懷與陪伴。
下午的體育互動進一步深化了這一主題。孩子們使用非慣用手進行投籃與羽毛球揮拍競賽,體驗身體限制帶來的不便。在挑戰中,他們不僅增強了團隊協作能力,也更加直觀地認識到“健康”與“生命”的寶貴。
在災害防范科普環節,支教團結合圖文、口訣和互動問答,向孩子們講解了地震、泥石流、溺水等常見災害的應對方法。“地震時要躲在桌子下,用書包護頭”“遇到泥石流要向垂直方向的山坡跑”……這些知識點被巧妙融入游戲中,使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牢牢記住。
壓軸的防災知識競賽將活動推向高潮。32道題目涵蓋各類災害知識,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答題比拼,前三名獲得支教團精心準備的文具獎品。通過競賽,他們不僅鞏固了所學內容,也增強了團隊協作與應急意識。
課程尾聲,全體孩子一起大聲朗誦:“生命雖充滿挑戰與艱辛,但正是這些磨礪塑造了我們的堅韌與勇敢。讓我們學會珍惜每一個瞬間,感恩每一次相遇,用愛與希望點亮生命的每一個角落。”
本次“生命教育”主題支教活動,融合繪本閱讀、案例分享、互動游戲與體育實踐,為葫蘆盆村的孩子們帶來了生動難忘的一課。支教團成員表示,希望這束“生命的光”能照亮孩子們未來的成長之路,激勵他們在面對未知挑戰時,始終懷抱熱愛、堅定前行。
來源:葫蘆童夢實踐團
編輯:屈老師
審核:劉老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