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時代,“網紅律師”似乎成為了短視頻平臺上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他們憑借在網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了大批粉絲的關注。
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網紅律師都值得我們信賴。
近日,官方的一則通報就徹底揭開了某位“網紅律師”的真實面目。
不僅如此,隨著斂財手段的曝光,這位外表靚麗內心骯臟的“網紅律師”也要徹底涼涼了!
近年來,律政題材在影視綜藝領域大放異彩。
屏幕上的律師們西裝革履,邏輯清晰,輕松解決各種棘手的法律難題,他們的精英形象一度深入人心。
《令人心動的 offer》更是有幾季聚焦律政職場,讓觀眾看到法律職場的競爭與挑戰(zhàn)。
在這樣的背景下,社交平臺上也涌現出了不少打著 “律界精英” 旗號的網紅律師。
而其中一位“網紅律師”格外引人注目。
早前,她憑借著靚麗的外表,以 “美女精英律師” 的身份在多個社交平臺活躍。
在她的社交賬號上,時常分享著一些看似專業(yè)的法律知識和 “成功案例”,吸引了大量粉絲的關注。
不僅如此,該網紅還和自己的男友共同打造了 “律師 CP” 的人設,收獲了不少網友的追捧。
此外,這位“網紅律師”還與成都某律所展開了合作,甚至被該律所那位百萬級網紅主任親自發(fā)視頻介紹。
視頻中主任對她贊不絕口,稱其業(yè)務能力出色,是律界的后起之秀。
這一系列操作下來,該網紅的 “精英律師” 形象更加穩(wěn)固,讓不少人對她深信不疑。
再完美的偽裝也有被揭開的一天。
誰能想到,這位網紅的斂財手段就因一件看似 “順利” 的離婚案徹底暴露在大眾眼前。
在當今社會,精致的生活展示可以說是無孔不入。
而這位“網紅律師”“西綠”也不例外。
在她的視頻里,她永遠衣著光鮮亮麗,以“律師”的身份進行各種活動,看上去活脫脫一個“律界精英”。
在“西綠”靚麗的外表下,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據知情人透露,在這起離婚案件中,“西綠”用律師的身份,欺騙當事人將一部資產轉到她名下。
并信誓旦旦地保證,只要按照她的方法操作,就能確保當事人在離婚時不會損失太多財產。
而當事人因為對“西綠”的信任,也確實這樣做了。
可誰料,雙方在調解下迅速達成了和解,整個案件的處理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也正是這種異常順利的進程,卻反而成為了“西綠”人設崩塌的導火索。
隨著時間的推移,“西綠”始終沒有按照約定歸還當事人的款項。
當事人在多次催促無果后,心中的疑慮愈發(fā)強烈,開始對她的身份和行為產生懷疑。
但“西綠”早就拿著當事人的資金后進行了一系列的高消費活動。
這種通過“律師身份”騙取錢財滿足私欲的斂財手段實在令人不齒。
并且,隨著警方的介入,這位“精英律師”的真實面目才逐漸浮出水面。
原來西綠根本沒有律師執(zhí)業(yè)資格證,她所謂的“律界精英”身份完全是虛構的。
據 “西綠” 之前所在律所的同事回憶,“西綠” 的律師身份前后幾次變動,頗為可疑。
當真相大白于天下時,不少曾被她 “專業(yè)形象” 吸引的粉絲感到既荒謬又氣憤。
還有人質疑平臺審核機制:“一個連執(zhí)業(yè)證都沒有的人,怎么能頂著‘律師’頭銜招搖撞騙這么久?”
不僅如此,更有網友表示,之前就曾向 “西綠” 露富、露法庭記錄提過意見,但顯然她并沒有放在心上。
如今看來,那些所謂的專業(yè)信息,很可能都是她為了維持人設而精心編造的謊言。
隨著調查的深入,西綠的虛假面目被徹底揭開。
近日,公安機關發(fā)布通報表示,“西綠”已經因為自己的詐騙行為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至此這起“假律師”案件暫且告一段落,而“西綠”也徹底“涼涼”了。
但這樣的事件竟只是眾多“假律師”案件中的冰山一角。
在大眾看來,“西綠” 冒充律師進行詐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
她不僅偽造身份,甚至在社交賬號上展示虛假的工作日常,全方位包裝自己,讓騙局更具迷惑性。
許多不明真相的粉絲在她的精心偽裝下,不僅遭受了經濟損失,更在心理上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而可怕的是,類似 “西綠” 這樣冒充律師進行詐騙的案例并不少見。
某公司在業(yè)務發(fā)展中急需法律支持,招聘了一位據說家世顯赫、能力出眾的“全能律師”常某。
隨著工作的深入,問題逐漸暴露。
某次,常某幫公司領導的親屬辦事,但多次動用關系都沒有結果。
公司意識到不對勁,立刻對其身份信息展開調查。
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這位 “全能律師” 的身份信息幾乎全是假的。
公司隨即報警,經過司法機關的調查審理,常某最終因詐騙被判兩年三個月。
類似的利用司法相關身份進行詐騙的案例還有不少。
武漢就曾發(fā)生過一起男子掏出法院院長照片行騙的案件,最終導致六旬婆婆被騙 23 萬,該男子被判刑 8 年。
這幾起案件都利用了大眾對司法相關身份的信任,精心編造謊言,以達到其非法的目的。
但其實,針對這些亂象,我們卻并非束手無策。
首先,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網絡平臺上從事法律服務的人員的監(jiān)管力度。
律師事務所應加強內部管理,要嚴格核實律師的各種信息,杜絕 “掛名”“合作” 等形式下的身份造假。
而大眾在尋求律師幫助時,不要輕易相信網絡上的網紅律師,尤其是那些過分包裝、夸大宣傳的。
如果發(fā)現有疑似身份造假的網紅律師,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
總之,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打擊利用司法身份進行的詐騙行為,保護公眾的合法權益。
“西綠”事件給我們敲響了一記沉重的警鐘,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在網絡時代,不能盲目相信所謂的人設 。
在當今時代,網絡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但也讓虛假信息和人設騙局有了可乘之機。
也是因此,我們在接受信息時,要多一份質疑,不要輕易將信任和金錢托付給那些行為可疑的人。
同時,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進一步加大對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打擊力度,為我們營造一個更加真實、健康、安全的網絡環(huán)境 。
你對“西綠”的這一事件有什么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