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1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余冰玥)暑期到來,游泳場館成為避暑健身的熱門選擇。游泳時是否有感染傳染病的風險?公眾游泳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在今天下午國家疾控局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潘力軍表示,游泳過程中存在感染紅眼病、中耳炎和胃腸道疾病的風險,同時可能會出現摔傷等意外傷害,需做好防護措施。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潘力軍在發布會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余冰玥/攝
潘力軍建議,在前往游泳場所前,要注意自身的健康狀況。有高血壓、心臟病患病史,以及處在慢性病急性發作期的患者,不宜在身體不適時,進行游泳等較為劇烈的運動。
進入場所后,觀察場所的衛生質量狀況。比如,是否對水質檢測結果進行了公示,室內空氣是否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游泳池水是否渾濁。如果存在上述問題,建議盡量選擇離開。
游泳過程中,應合理安排運動時間。游泳前,應做全身運動,放松肌肉,以免下水后抽筋、扭傷。游泳時,佩戴好泳帽、泳鏡和耳塞,降低水對眼睛、耳道的刺激。在泳池邊不要嬉戲打鬧,以免摔倒或扭傷。游泳后不要立即大量飲水,注意保暖休息等。另外,游泳時間也不宜過長,要適當變換泳姿,否則會增加肌肉、關節的損傷風險。
離開場所后,如出現發熱、腹瀉等癥狀要及時就醫排查。潘力軍表示,游泳場所的經營者也要按照現行國家衛生標準的要求,做好泳池水濁度、游離性余氯等衛生指標的監測,定期換水和補水,確保給公眾提供健康、衛生的游泳環境。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