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康復出院前,張阿姨緊緊握住醫護人員的手,眼中滿是感激。回想起那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她至今仍心有余悸——正是我院急診外科團隊與多學科力量的無縫協作,讓她從命懸一線的危局中重獲新生,這也是我院創傷中心綜合救治能力的又一次生動實踐。
6月6日,救護車呼嘯而至,嚴重多發傷的張阿姨被緊急送入急診外科。初步評估顯示,她存在腦部損傷、左側眶骨骨折、額面部裂傷、右足舟骨骨折及小腿挫傷,生命體征極不穩定。
時間就是生命。在楊金華主任帶領下,急診外科醫護團隊立即啟動創傷救治綠色通道:吸氧、建立多條靜脈通路快速補液、心電監護、床旁超聲(FAST)評估出血情況……一系列標準化高級創傷生命支持(ATLS)措施高效完成,為后續救治搶占“黃金時間”。
面對復雜傷情,急診外科立即啟動多學科會診(MDT)。神經外科、骨科、影像科專家迅速集結,結合影像資料與查體結果,精準分級研判。經快速研討,一套兼顧緊急救治與后續康復的個性化方案迅速成型,為精準施治提供科學指引。
脫離危險后,劉盼護士長帶領護理團隊制定“一人一策”計劃:創面護理、功能鍛煉、飲食指導、心理疏導……細致照護化解患者焦慮,專業訓練助其逐步恢復。“每天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心里就特別踏實。”張阿姨的話道出醫患間的信任。
經過日夜守護,張阿姨的病情穩步好轉:出血得到控制,受損臟器功能逐步恢復,創面順利愈合。從臥床不起到自主進食,從床邊坐立到攙扶行走,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都凝聚著醫護人員的心血。
張阿姨的康復,彰顯了我院創傷中心的救治實力,更詮釋了“生命至上,永不放棄”的信念。
本期供稿:急診外科 劉盼
本期編輯:鄭 娟
本期校對:嚴曉璐 魏元恒
本期審核:嚴曉璐
往期· 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