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因駕車事故導致女友截癱的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起初輿論普遍譴責男方缺乏責任感,但就在近日,張某某突然發聲揭露細節:
他聲稱女方在乘車時坐姿不當,還出示證據表明已支付28萬元醫療費用。
然而白映雪一方則強烈反駁,表示自己當時坐姿完全正常。
雙方各執一詞,知情人士也陸續透露隱情,真相究竟如何?
是否存在尚未曝光的關鍵信息?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車禍發生起因
2025年清明節當天,在甘肅高速公路上,25歲的白映雪坐在男友張某某駕駛的車輛副駕駛位置。
當車輛行駛至轉彎路段時,一輛大貨車迎面駛來。
令人不解的是,盡管撞擊主要發生在主駕駛一側。
但張某某僅受輕傷,而系著安全帶的白映雪卻遭受嚴重傷害——胸椎至腰椎四節斷裂,被確診為完全性截癱。
監控視頻顯示,車輛在轉彎時幾乎未減速,也沒有任何避讓動作,直接撞上了貨車。
交警調查后認定:張某某違規變道,負事故主要責任。
事故發生后,張家人迅速將白映雪送往醫院救治,并主動承擔全部醫療費用。
張某某更是在病床前許下承諾:“等你能夠坐上輪椅,我們就結婚。”
其父母也表態稱,一年內的治療費用均由他們負責。
甚至勸說白映雪的父親先回老家休養,認為在醫院等待只會增加經濟負擔。
此后一段時間,張家人每天到醫院探望照料白映雪,態度十分殷切。
從表面看,他們似乎真的打算兌現承諾,陪伴她度過余生。
然而這份“深情”僅僅維持了不到三個月,張家人便悄然消失。
六月初的一個清晨,白女士發現自己已被張某某拉黑。
電話無法接通,微信也被屏蔽,整個張家仿佛人間蒸發。
唯一留下的只有一句冰冷話語:“我們只賠交強險部分。”
語氣決絕,毫無轉圜余地。
身陷困境的她,毅然決定從四川前往蘭州。
她在張家所在的小區樓下苦等數日,從晨曦初現等到夜深人靜,卻始終未能見到張家人。
對此,白映雪堅信張家并非一時心冷,而是經過深思熟慮。
真正令他們恐懼的不是照顧她一生,而是那遙不可及的高昂治療費用,可能拖垮整個家庭。
所謂“態度轉變”,不過是面對巨額支出時,選擇了最自私的方式:
用徹底失聯切斷與這個“無底洞”的所有聯系。
網友挖掘隱情
7月10日,一位律師在接受極目新聞采訪時指出,即便張某某失聯,仍可依法提起民事訴訟。
“公告送達、財產保全、強制執行”這些法律手段成為她最后的希望。
但司法程序進展緩慢,她的康復訓練卻刻不容緩。
每耽誤一天治療,恢復的可能性就減少一分。
當白映雪最終離開蘭州張家所在小區時,她終于意識到一個殘酷現實。
這段感情自始至終都建立在利益計算之上。
張某某及其家人或許從未將她視為終身伴侶。
而是一個隨時可以終止的合作項目。
直到白映雪憤怒地在網上發布控訴,網友們才開始對男子言而無信的行為感到憤慨!
但隨著更多細節曝光,公眾看法逐漸分化。
有網友翻閱她的社交平臺動態,發現百余條內容中竟找不到任何關于張某某的信息。
既無合影,也無甜蜜文字,甚至連暗示有男友存在的跡象都沒有。
關鍵線索出現在一條關于鮮花的帖子評論區。
當朋友詢問送花者身份時,她僅回復兩個字:“客戶”。
這一發現引發質疑:兩人是否真的是情侶關系?
有人猜測她在事發前刻意隱瞞戀情,維持單身形象;事發后卻急于確認關系,要求對方承擔責任。
也有人強調,無論雙方關系如何界定,張某某作為肇事司機都應承擔法律責任。
與此同時,事故現場照片也引發爭議。
主駕駛位受損輕微,副駕駛位卻遭到嚴重沖擊。
不少網友在看到她過往視頻中的行為后,紛紛質疑她的乘車姿勢。
懷疑她是否將雙腳擱置在中控臺上。
相關爭議持續發酵。
直到7月9日,白映雪才向紅星新聞記者澄清:事發時她保持正確坐姿,雙腿并未放在中控臺上。
這一說法也在次日得到了貨車司機張師傅的證實。
他回憶稱,白映雪當時系著安全帶,坐姿端正,只是不斷喊腰痛。他幫忙解開安全帶后,由醫護人員將其救出。
雙方博弈與現實困境
7月9日晚,沉默已久的張母通過短信回應記者提問。
她表示即使肋骨斷了兩根,仍然堅持照顧白映雪兩個月。
并稱白映雪不僅多次辱罵她,白家人還前往她丈夫和兒子的工作單位鬧事,導致父子二人雙雙失業。
這番說法剛一公布,便遭到白映雪強烈反駁。
她堅稱張家父子是為了逃避賠償才主動辭職。
畢竟在她最需要支持的時候,張家人選擇了集體失聯。
手機關機,住址不明,家人四處尋找無果。
無奈之下只能前往他們的工作單位尋求幫助。
事情發展至此,雙方皆付出代價。
張家確實承擔了前期十幾萬元的醫療費用,但在面臨可能高達百萬的后續支出時選擇了回避。
不過張母在短信結尾表示,愿意接受法院判決,履行應盡義務。
可惜這種表態來得太遲。
對于急需康復治療的白映雪而言,漫長的法律流程意味著更多等待。
更糟的是,張家父子失業后,賠償能力大幅下降。
加之可能未購買車上人員責任險,所有賠償都需從個人資產中支出。
此外,白映雪不僅要忍受身體上的痛苦,還要面對網絡上鋪天蓋地的質疑。
她因此刪除了過去記錄健康生活的影像資料。
但傷殘鑒定需在事故發生3-6個月后進行。
在這段空窗期內,財產轉移、證據銷毀都有可能發生。
白映雪只能一邊堅持艱難的康復訓練,一邊準備繁瑣的法律文件。
她說如今不再奢求愛情,只求獲得應有的治療費用。
這句話背后,是一位25歲女性對現實的妥協。
綜觀全局,不管兩人關系如何定義,車禍造成的傷害是真實存在的。
法律責任不會因情感糾葛改變,但執行難度卻可能因現實因素加劇。
結語
一場交通事故不僅改變了當事人的身體狀況,更揭開了人際關系的真實面貌。無論感情真假,法律責任都應得到履行。但現實往往比法條更殘酷——當賠償金額高得令人絕望,曾經的承諾也可能變成逃避。最令人惋惜的是,在追責過程中,雙方都成了受害者,而本該優先進行的醫療救治卻被無限期拖延。
參考文獻:1.齊魯壹點:《甘肅蘭州,女子與男友一家自駕游,發生車禍致截癱,事故發生三個月后男友失聯》-2025-7-92.極目新聞:《男子駕車致女友截癱后失聯,女方稱男方曾承諾照顧她一輩子,現在后續費用無人承擔,律師建議》-2025-7-103.荔枝新聞:《車禍致截癱女子回應事發時乘車坐姿》4.紅星新聞:《“男子駕車致女友截癱后失聯”再掀爭議,有網友質疑女子雙腿放在中控臺,當事人澄清》-2025-7-95.紅星新聞:《男子開車出事故致女友截癱后失聯,女子:將采取法律手段維權》-2025-7-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