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地產股大漲,是信號?
其實,地產股跟其他行業的股票一樣,它的上漲主要有兩種類型。
一種是受業績的驅動,銷售增速、利潤增速上漲,企業效益比較好,推動股價上漲。
另外一種是受到政策推動,行業出臺重大利好政策,就會使行業的股票上漲。房地產行業也是如此,當前房地產市場比較低迷,無論是全國的樓市成交量還是價格都在走弱。
因此,地產股的上漲肯定不是來自于企業的業績推動,那么只能是來自于政策推動。
下周可能有重要會議
可能會有哪些政策利好呢?
我認為可以從三個層面來分析。
第一個層面,是超短期的消息拉動。
周四地產股大漲盤中,有外媒消息稱下周將會召開中y城市工作會議。
該會議已經好多年沒有舉行了,上次舉行還是在 2015 年 12 月份。
一般來說,當城市的發展,城市的經濟、產業、人口等發生重大變化時,才會舉辦這樣一次會議。
有消息稱,此次會議將重啟棚改。
從歷史上看,這一消息并非沒有可能性。
因為上一次會議,也就是 2015 年 12 月份,當時全國樓市也比較低迷,少數城市樓市已經復蘇,為了進一步推動樓市復蘇回暖,國家在 2015 年四季度啟動了棚改貨幣化,從而推動 2016 年到 2018 年全國樓市出現了轟轟烈烈的大行情。
當前樓市的低迷程度,已經明顯超過了 2014 年到 2015 年。
不過,我認為,當前重啟棚改與此前大不相同了。
因為經過過去持續推進棚改,大部分棚戶區都已經改造完畢了,只剩下很少棚戶區需要拆遷;所以棚改貨幣化安置,能夠撬動的買房規模比較小。
在城市更新、舊城改造方面,目前國家重點推進的是城中村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
這兩類改造并不像棚改一樣全部拆了重建,有一部分只是完善功能,并不需要拆了重建,所以對房地產的拉動作用比較小。
另外,城中村改造,跟過去的棚改也不一樣。
棚戶區,一般都是國有用地上建的一些房子,主要是很久以前的一些職工分的房子。
而城中村的土地是集體所有,并非國有。
而且,大部分城中村的業主住房并不困難,甚至有些很有錢,他們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的房子又高又大,用于出租,有些人每個月要收很多租金。
城中村改造的復雜程度,遠超棚戶區改造。
2015 年到 2018 年,全國很多地區大片大片地拆棚戶區;而近兩三年,國家推進的城中村改造節奏非常緩慢,因為原則是條件成熟一個、改造一個。
地方政府和房企,跟這些城中村的業主們談判很艱難,有些村民漫天要價,根本拆不動。
本月底重磅會議有看頭
推動近期地產股上漲的第二個邏輯,是七月底將召開重磅的高層會議,這也是每年七月底的慣例。
該會議,也可以說是半年度的經濟工作會議,將對今年下半年全國的經濟政策,包括樓市、股市制定最新的政策口徑。
今年四月底,也有一次類似的會議,但那次會議沒有釋放出房地產的利好消息,反而有一條偏中性偏弱措辭。
當時我已經分析過,就是所謂的 “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
因為既然說是鞏固穩定態勢,說明市場已經見底,不需要額外刺激了。
后來果然如此,四月份全國樓市降溫以來,并沒有出臺明顯的增量房地產利好政策。
那么,二季度已經過去,全國樓市的穩定態勢并不明顯。
按邏輯推理,七月底的這一次重磅會議上,對于房地產的政策口徑應該會進一步寬松化。
這對地產股是潛在的利好。
新一輪樓市成交反彈
地產股近期上漲的第三個邏輯,是預期政策轉向后市場的成交量會迎來反彈。
各位可以回顧一下去年九月下旬,國家宏觀政策(包括樓市、股市)有一波重磅政策出臺,導致股市直線拉升,地產股也跟著大漲。
從樓市表現來看,在新政出臺之后,去年第四季度,高能級城市的成交量反彈比較明顯,這對地產股是一種支撐。
可以說,經歷了四月份以來長達三個月的樓市持續降溫,另外還有貿易戰的影響 —— 貿易戰對高能級城市、東部地區影響比較明顯。
在這樣樓市已經大幅降溫的背景之下,出臺利好政策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不管是哪種類型的政策,它對樓市、對地產股一定是利好。
也包括前段時間我曾經分析過的,正在籌備推出現房銷售制度,據說政策公布的節點要延后了。
為什么呢?
其實當時我已經分析過,期房制度改為現房銷售制度,對房企是利空,進而對房地產市場也是小幅利空,在樓市下滑的過程中盡量不要推利空政策。
那么,我們就關注一下本月房地產政策出臺的情況,以及政策出臺之后的兩三個月,全國主要城市樓市成交量反彈的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