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巖是一名大三男生,內向自卑,與同學交往不多,他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
阿巖只要在教室就會出現出汗、頭暈等軀體化表現,對教室有一種莫名的害怕。
并且晚上經常入睡困難,情緒非常低落,學習和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
阿巖5歲時,母親忙于生計,和阿巖情感交流不多,而父親從此沒有音訊。
阿巖上學后成績優異,各方面表現都好。
上大學后,離家住校。
大二下學期時,喜歡上同年級的一個女同學,兩人起初感情很好,阿巖很珍惜這份感情,對女孩付出了全部的真心。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女孩突然要求分開,雖經多次挽留,但沒有成功。
這件事情同學都知道了。
從此以后,一走進教室,看到該女孩,他就會出現面紅、出汗的現象,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學習效率很低,成績迅速下降。
后來,情況越來越嚴重,阿巖越想克制,表現越嚴重。
有時候自己走進教室,經常坐在教室后面一排角落里,無法聽講。
所以他常常待在寢室里,不去上課。
阿巖衣著較整潔,身材瘦削,眼窩深陷。
十指緊扣,情緒緊張。
言語表達較清晰流利,有較好的領悟力。
我與阿巖深入溝通,使阿巖消除了緊張情緒,增強他的信任感,從而配合干預的實施。
我向阿巖明確表示他是可以好的,以此來增強阿巖的信心。
同時提醒阿巖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我認真傾聽阿巖的自述,給阿巖情緒宣泄的機會,并從中了解更多有關阿巖的信息。
為了緩解阿巖的緊張,對阿巖進行了場景重建干預。
阿巖反映,感覺不那么緊張了,情緒放松多了。
同學對阿巖是友好的,沒有嘲笑他之意。
他之所以會出現這些恐懼表現,根源是內心的扭曲想法。
當他過分關注其他人的評價,內心體驗到強烈的不安全感和委屈,出現這些不合理的恐懼。
我通過場景重建干預,使阿巖懂得對自己的弱點要坦然面對,對別人的評價也應理智接受,學會用理智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使阿巖領悟一個人的價值由許多部分組成,僅情感上的失敗,并不能否定一個人的全部價值。
阿巖從小成長在單親家庭,父親在其幼年時便離家出走,使阿巖過早地品嘗了被拋棄的滋味。
這種情緒,阿巖通過壓抑、否認埋藏在潛意識,不敢去面對。
當遭到女友分手時,相同的情境,就會因條件聯系而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
通過記憶重組干預,阿巖在我的引導下,有所領悟。
原來自己對女友的感情中含有自己幼年時期所缺失的親情,所以分手時,其實是兩份感情的喪失,是童年創傷的再次體驗,因此才比別人更加痛苦和絕望。
阿巖意識到他對女友的好感,其實沒有他想象得那么深,只要努力調整自己,是可以邁過這道坎的。
記憶重組干預一段時間后,阿巖的情緒平復了許多,他能進教室了,坐在教室里,軀體反應也逐漸消退。
阿巖感覺自己又找到了信心,可以正常地去教室了,非常高興。
我告訴阿巖,以后保持聯系,有問題還可以隨時咨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