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72字
閱讀預計3分鐘
作者|布拉賓·卡爾基
本期編輯|何佳蔚
本期審核 |單敏敏
尼泊爾加德滿都,一輛電動車在充電。圖源:“環時財經”微信公眾號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7月9日文章,原題:中國加入尼泊爾的電動汽車熱潮并領先一步。就在幾年前,尼泊爾很少有人駕駛電動汽車。而如今,尼泊爾大多數汽車都是電動的。
2024年,尼泊爾進口的電動汽車中近70%產自中國,這一比例遠超其南方鄰國印度。隨著中國汽車品牌知名度超越印度品牌,中國車企成為尼泊爾最大的汽車銷售商,印度在尼泊爾汽車市場長期以來的主導地位已逐步消失。
尼泊爾大規模轉向電動汽車,是全球減少碳排放、遏制空氣污染競賽的一部分。世界銀行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污濁的空氣正對尼泊爾民眾造成毀滅性影響,已成為導致該國民眾死亡和殘疾的首要風險因素之一。
到2030年,尼泊爾政府希望90%的私家車和60%的公共四輪乘用車實現電動化。這不僅關乎健康或氣候,還關乎經濟。電動汽車不僅速度快、噪音低,而且直到最近,其運行成本仍然很低。
電動汽車在尼泊爾的主導地位改變了該地區的戰略格局,而中國對電動汽車的推廣更是深化了其在南亞的影響力。
中國不僅推動電動汽車銷量大幅上升,還在尼泊爾的電動公共交通領域大舉投資,特別是電動公交車和充電站。幾年前,充電站建設緩慢阻礙了尼泊爾電動汽車的普及,但如今隨著電動汽車需求的增加,充電站的數量也在迅速增長。
2023年,樟木口岸逐步恢復雙向貨運通道功能及雙向人員往來,大量中國電動汽車涌入尼泊爾。據尼泊爾海關統計,僅在2023至2024財年,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有8938輛,占其進口汽車總量的近76%。
因此,尼泊爾人在購買高性價比的中國汽車的同時,還依托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減少對印度的依賴。盡管印度與尼泊爾接壤,且長期以來一直主導著尼泊爾的貿易和能源領域,但在尼泊爾的電動汽車銷售方面卻落后了。
比亞迪、名爵、小鵬等中國品牌正大舉進軍尼泊爾汽車市場,而印度制造商卻難以站穩腳跟。
尼泊爾的電動汽車熱潮不僅僅是一次市場轉變,更是一扇通往南亞未來的窗口。隨著中國積極參與尼泊爾的能源轉型,印度陷入了慌亂。在能源外交的角逐中,僅僅成為鄰居是不夠的,還必須具備競爭力。印度會迎頭趕上嗎?還是中國將繼續推動南亞的能源革命?前路廣闊,且與電能息息相關。
圖源:環球時報
本文轉載自“環時財經”微信公眾號2025年7月10日文章,原標題為《“中國,領先一步”》。原文刊載于2025年7月10日《環球時報》,原標題為《中國加入尼泊爾電動汽車熱潮并領先一步》。
本期編輯:何佳蔚
本期審核:單敏敏
*前往公眾號后臺發送“編譯”,即可查看往期編譯合集
更多內容請見↓
歡迎您在評論區留下寶貴的意見或建議,但請務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帶有攻擊性和侮辱 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會被采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