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劉亦菲不是天賦型演員全靠努力,但觀眾緣強的可怕,堪比趙雅芝
王晶作為香港著名導演,雖然一直有商業片、爛片的質疑,但是卻無人質疑他的能力。
有觀眾這樣說:不知道為什么,那些自詡高大上的片子我看不進去,反而王晶所謂的“爛片”看的津津有味。
對此,王晶曾經說的話可以解釋,他直言作為導演一定要知道觀眾喜歡看什么,取悅觀眾,觀眾不喜歡的事不做。
之前他評價陳可辛的《醬園弄》撲街的原因非常精準:大牌多不一定好看(為了平衡番位還可能影響作品);不能既想要拿獎又想賣座,典型的既要又要。
近日,有網友問其對劉亦菲的看法,已知她近幾年一直在電視圈深耕,播了三部作品口碑都相當不錯,還因為《玫瑰的故事》提名了白玉蘭最佳女主角,斬獲無數大獎。
不過王晶卻直言:劉亦菲并非天賦型演員,而且非常努力。包括周星馳也是努力型,而非天賦型。
比如拍攝《神雕俠侶》時頂著十幾斤的頭發在懸崖邊拍攝,差點被沖走,還落下了終身的頸椎病;拍攝《天龍八部》時,只有十幾歲的她騎著馬就跟大家沖出去了。
包括拍《夢華錄》之前特地到茶館學茶藝、拍《花木蘭》之前的高強度體能訓練和技能訓練等等。
天賦型演員包括梅艷芳、張柏芝這些,王晶說她們太“任性”。
而劉亦菲之所以可以做到如此成功,除了她的美貌和努力,其實最大的功臣是“觀眾緣”——“非天賦型”的演技評價 vs “現象級”的觀眾緣。
這種矛盾又統一的存在,恰恰是她能長紅二十年的核心密碼。
不得不說,王晶這個評價挺有嚼勁的。他作為商業片老手,對“觀眾緣”的敏感度確實專業。
值得注意的是,他指的“天賦”更多是方法派演技的爆發力、復雜角色的多層次塑造能力。
對比周迅、章子怡那種極具張力的戲劇化表現,劉亦菲的表演確實偏向“自然流露”,而非“技術派”的精準設計。
而且,說劉亦菲“全靠努力”絕非貶義,反而是一種認可。
在競爭激烈的娛樂圈,能持續精進、認真對待角色(比如《花木蘭》的體能訓練、語言學習),這份敬業和自律是稀缺品質。
觀眾也普遍認為劉亦菲的表演舒適、自然、有代入感,但較少有“演技炸裂”的震撼時刻。
她的優勢在于氣質貼合角色時能渾然天成(如小龍女、趙靈兒),而非靠演技去“硬拗”一個完全不像自己的角色。
就拿《玫瑰的故事》里面她生孩子的戲份,情緒方面并沒有太大波動,但眼里全是對新生命到來的喜悅,以及那種血濃于水不自覺的親近,很容易讓人共情。
沒有演技名場面,一切都很自然,那一刻的她就是初為人母的黃亦枚。
至于王晶評價“劉亦菲觀眾緣很強”,觀眾有目共睹,即便在她深耕電影圈,演技、口碑都遭遇爆冷的時候,觀眾緣依舊很高。
玄學般的國民度: 從15歲的白秀珠、趙靈兒、小龍女開始,她的形象就深深烙印在幾代觀眾心里。
這種“童年濾鏡”+“神仙顏值”+“實質黑點”的組合,形成了近乎無解的觀眾基礎。
“無攻擊性”的美與氣質: 劉亦菲的美兼具古典、純凈、疏離與親和。她不帶艷俗感,沒有攻擊性,男女觀眾通吃。
這種氣質讓她天然適合承載大眾對“美好女性”的想象(仙氣、俠氣、貴氣)。
“佛系”人設的反差魅力: 在爭名逐利的娛樂圈,她顯得低調、不炒作、不迎合。這種“不爭”反而強化了神秘感和路人好感,讓人覺得她“不食人間煙火”,更符合其銀幕形象。
角色與演員的高度統一: 她最成功的角色(靈兒、小龍女、趙盼兒),內核都有純真、堅韌、外柔內剛的特質,與本人公眾形象高度契合,觀眾極易產生移情。
王晶拋出了一個重量級參照物——“堪比趙雅芝”。
國民級白月光: 趙雅芝是華人世界公認的“觀眾緣天花板”代表。從馮程程到白娘子,她的角色跨越時代,成為優雅、美麗、賢淑的代名詞,國民好感度數十年不衰。
要說趙雅芝的演技有多好吧,不見得!甚至許多觀眾都覺得的她演技一般,動作、神情也萬年不變。
這些評價跟大眾對劉亦菲的感覺很相似。
趙雅芝與劉亦菲的核心相似點——
形象極度契合時代審美: 兩人都代表了各自時代對“頂級美人”的想象(古典、溫婉、大氣)。
角色成為文化符號:小龍女/趙靈兒之于80/90后 ≈ 白娘子/馮程程之于60/70后。她們的角色超越了劇集本身,成為集體記憶。
“無齡感”與長紅體質:無論多少歲出現,都能引發大眾對“美”的驚嘆和情懷。
路人盤巨大,負面評價極少:靠作品和形象積累口碑,而非話題炒作。
兩人的差異點也有,給觀眾的印象不同——
趙雅芝的經典角色更偏向傳統賢妻良母/女神(白娘子雖強,但內核仍是奉獻型)。
劉亦菲的經典角色則帶有更多“自我意識”和“俠氣”(靈兒為蒼生犧牲、小龍女超凡脫俗、趙盼兒獨立搞事業),更契合當代女性價值觀。
王晶面對劉亦菲的時候,跳出了單純討論“演技好壞”的框架,直指娛樂圈最殘酷也最真實的法則:觀眾緣是比演技更難修煉的“玄學”,也是頂級明星的終極護城河。
除了劉亦菲、趙雅芝外,娛樂圈觀眾緣極強的藝人很多。
比如殉了的爽子,演技一般、樣貌也不是頂級,還做了一堆亂七八糟的事,但是觀眾緣真的強,直到現在還被部分粉絲稱為“白月光”,對比其他努力營業的女藝人,找誰說理啊。
有趣的是,漂亮和觀眾緣并不對等。
古力娜扎和迪麗熱巴同是新疆美女,甚至很多人更磕前者的顏,但事實就是喜歡迪麗熱巴的人更多。
話說回來,王晶的點評看似“褒貶參半”,實則道出了劉亦菲的不可替代性——她或許不是最會“演”的演員,但卻是最懂得如何“成為”觀眾心中白月光的那個人。
劉亦菲證明了——
精準的選角(氣質貼合)比硬拼演技更重要(比如白秀珠時期毫無演技和經驗,但天生大小姐氣質,一站在那兒角色就立住了。87版《紅樓夢》就是這個選角標準);
維持良好的公眾形象(低調、無緋聞)能極大延長藝術生命;
“美”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生產力,當它與觀眾情懷綁定,就能產生化學反應。
劉亦菲這種與生俱來的觀眾緣和長年維護的純凈形象,讓她在更新換代極快的娛樂圈,始終保有“頂流”級別的國民度和商業價值。
我要說的就是這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