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孤勇者:韓愈傳》,谷曙光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5年6月版。
內容簡介
韓愈是唐代文學的璀璨巨星,他的人生是一部傳奇,也是一部勵志之作。
從寒門孤子逆襲成為百代文宗;以一介文人孤身入賊營宣撫叛軍;在應該享受安穩的年紀犯顏直諫,痛批皇帝佞佛,朝奏而夕貶;治潮八月,贏得一片江山盡姓韓。他是一生創造了300多個成語,至今仍存在于我們日常語言體系里的語言大師;是發起古文運動,倡導文以載道,建立了嶄新的文章典范的文章巨公;是幽默大師,寫下《毛穎傳》《送窮文》等嬉笑怒罵的杰作。其《祭十二郎文》被譽為千古第一祭文,行文間流露的真摯情誼感動著千年來的讀者……
該書作者以微觀、歷史現場般的描述和分析,同時旁及韓愈同時代的文人、政治家及中唐政治風云與文學,傾情講述韓愈跌宕起伏的一生,帶你走進歷史上真實可感、有聲有色、有情有義的儒者韓愈。
解讀《大唐孤勇者:韓愈傳》直播海報
目 錄
序章:我們今天為什么需要韓愈
圣賢未遠:韓愈就在我們的身邊
“我只給孔子做弟子”
狂與懟
朋友圈視角下的大唐孤勇者
正篇 大時代、強人與百代文宗
第一章、韓愈的身世和生母之謎
從來孤兒懂事早
韓愈成長中“明面”和“暗面”上的兩位賢德女性
庶出的孩子更懂得踔厲風發
第二章、科舉路上的孤勇:俯拾青紫之夢
“落榜生”韓愈的七次考試
“四舉于禮部乃一得”
“三選于吏部卒無成”
“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
《三上宰相書》:初露懟人的崢嶸之姿
從心理學看韓愈的人格
第三章、高薪的幕府、“不和諧聲音”與兩度歷險
倦鳥知還,短暫的休整
幸運地入董晉之幕,經歷驚險一幕
愛提意見、不肯將就的“職場新人”
第四章、新任國子博士的驚人議論
初為清苦的學官:國子監四門博士
好文章的背后:不顧流俗、抗顏為師的《師說》
掌握了“流量密碼”:“動而得謗,名亦隨之”
第五章、第一份滿意的工作只干了月余,就被貶謫
慷慨激昂的新任監察御史
滿朝朱紫不敢言的奏疏:《御史臺上論天旱人饑狀》
撲朔迷離的陽山之貶
“朝為青云士,暮作白頭囚”
第六章、迷霧重重的官場浮沉
陽山:荒江老屋中的大學者
一年三大赦:從陽山到郴州、再到江陵
“站隊”的官場玄學與“不站隊”的韓愈
柳宗元的岳父打壓韓愈?
韓愈遭遇了“連環迫害”?
另一神秘人物浮出水面
韓愈是否原諒了老朋友?
第七章、二度任國子監博士:流言蜚語圍繞著的“著名教授”
人生反思:“三十八年非”
時人眼中的“古怪形象”
膽敢誹謗宰相?
韓門弟子:詩與遠方
第八章、避禍東都,不改斗士本色
分司東都,三年始改“真博士”
《毛穎傳》:文章之甚紕繆者?
有威嚴的地方官:與宦者斗、與不法軍人斗
縣令難當
拿惡少:韓縣令升堂判斷冤情
送窮鬼:誰解袖內機關?
第九章、重回長安:三度任國子博士的滿腹牢騷
過關老馬昂首的一聲妄鳴
因柳澗事件而“馬失前蹄”
《進學解》的真相:向宰相喊話
文章改變命運
第十章、邁向權力中心
一段相對順遂的官場生涯:被賜緋魚袋的韓舍人
柳宗元為什么勸韓愈做史官?
韓愈的朋友們在元和九年(814年)
韓愈記錄了柳宗元人生中最溫情的時刻
詭異的官場:又從“要津”轉“冷曹”
第十一章、大唐中興的親歷者和見證人:輔佐平淮西之勇
藩鎮之禍與帝國之危:勵精圖治的唐憲宗
宰相橫尸路隅,長安陷入恐怖
主戰、主和兩派的撕扯
假如奇襲蔡州的是韓愈
“大唐一支筆”遭遇磨碑之恥
功臣送禮與石烈士推碑殺人
第十二章、“忠犯人主之怒”的佛骨事件與遠謫潮州
一生“懟”的最高潮:《論佛骨表》
“飆高音”的韓侍郎與震怒的皇帝
為什么十二分猛烈地發聲?
藍田關的絕命詩:老而彌堅的孤勇者
“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潮州刺史罵鱷魚“冥頑不靈”
刺史與高僧:反佛最堅定者卻為何結交僧人?
第十三章、人生中最驚險的一幕:宣撫鎮州
傷逝:柳宗元、唐憲宗相繼離世
改授袁州與剖明心跡
“韓校長”來了,國子監不寂寞矣
何必老來履險?舍我其誰!
英雄本色:“止,君之仁;死,臣之義!”
第十四章、最后的官場歲月,仍深陷是非
長慶初年的詭異朝堂
宰相陰謀下的“提線木偶”
人生的最后一年光陰
大文星隕落
第十五章、意想不到的身后迷案——因服食而亡?
白居易的詩引波瀾
匪夷所思的“火靈庫”
服食迷案暗藏玄機
請還韓侍郎清白
第十六章、當時的孤勇者與后世的百代文宗
孤勇映千春:唐代的韓愈與現代的魯迅
大唐一人、天下一人、千百年一人
百煉成鋼,成就百代文宗
“后生可畏,安知不在足下?”
外篇 多面的韓愈和韓愈的周邊
相差十七歲的韓愈和孟郊為什么成為最好的朋友
韓愈和柳宗元并稱,但兩人隱隱有一種競爭關系
祭文中的“天花板”:《祭十二郎文》
《送李愿歸盤谷序》是唐代最好的文章嗎?
看不起李白、杜甫?韓愈說“蚍蜉撼大樹”!
窮官還是富官:漫談韓愈的經濟收入
不是你想的那樣:韓愈是個挺有幽默感、正義感的人
韓愈是怎樣教育兒子的?是否太功利了?
韓愈的侄孫是“八仙”之一的韓湘子嗎?
韓愈和蘇軾:兩個偉大、有趣而倔強的靈魂
主要參考書目
番外篇:追隨大宗師,穿越千百年
——參加央視《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的拍攝記憶
后記 一千二百年的回眸
后 記
一千二百年的回眸
坊間的《韓愈傳》已經有多部了,為什么我還要再寫一部呢?這緣自我與韓愈的緣分。2023年夏,我參加了央視《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的拍攝錄制,臺前幕后,感慨尤深。稍早,央視《百家說故事》邀請我講點什么,我仍講的韓愈,播出后據說收視率不錯。
作者參加《宗師列傳》節目照片
這些年,不斷有出版社約我寫傳統文化類的書籍,借著這個契機,我就想作一部《韓愈傳》,也算是多年來研讀韓愈的一個總結,了卻一樁心愿。
不敢說我的這部《韓愈傳》品質好,但我確實用心寫了,而且有情感投入。我常想,這么多年讀韓、研韓,我現在能寫點像樣的文章,難道不是拜韓公所賜么?(當然,亦不能忘老杜、東坡,等等。一笑。)韓公一生追求“辭必己出”“戛戛獨造”,我的這本傳記如果平淡如流水賬,怎對得起他老人家?由此言之,我想寫的,并非學術快餐式的《韓愈傳》,而是希望作出一部能傳世的、“活色生香”的宗師傳記。
平心而論,歷史人物的傳記,并無固定的寫法。坊間的古人傳記,多是善惡忠奸,一竹竿到底的。拿韓傳來說,很多“字正腔圓”,韓公正襟危坐,儼乎其然,但卻不一定能打動人。
我不愿再作這樣的“陳言”了。文天祥的詞有云:“人生翕欻云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韓愈的人生,就如轟雷掣電,又如慷慨長歌,精彩極了。然則,我心目中理想的《韓愈傳》,要能“自樹立,不因循”(借韓公名言),敘事既波瀾跌宕,人物復蕩氣回腸,真正塑造出血肉豐滿、元氣淋漓的宗師形象。
《貫通與駕馭:宋代文體學述論》
職是之故,我下決心撰寫后,耗費時間、精力甚多,而且數易其稿,反復修改,給出版社的編校增添了許多麻煩。白居易送給韓愈的詩說“戶大嫌甜酒,才高笑小詩”,樂天居士在韓公面前,都那么謙遜,自愧不如。予小子何許人也?才薄學疏,敢吹詡作出“自樹立,不因循”的《韓愈傳》?我“始慚今更羞”(再借韓詩),只能說:韓公諒之!出版社諒之!讀者諒之!
這部傳記沒有平均用力,而是精心設計了架構,且注意剪裁史料,突出傳主生平的“過五關、斬六將”,更在敘事上講求策略、表達上追求流暢。其中的關鍵詞如書名所示,為孤勇,書中對韓愈的孤勇也有深描與細摹。可是,我擔心讀者的理解有偏差,專在孤勇二字上斟酌。
以我多年讀韓的經驗,韓公是個多情的人。故“情”字,是讀韓、研韓的另一個關鍵字。無論是悼念侄兒十二郎、親生女兒,還是與老大哥孟郊、學生張籍等唱和,抑或諍友柳宗元去世后的追懷,韓公都表現得深情款款。無情或情偽,又或情不深、不切,是斷然作不出那么多“蛟龍弄角牙”的雄奇詩文的。
《韓昌黎詩系年集釋》
我幾回深夜讀韓,青燈照壁,黃卷攤書,“曲闌歌罷或潸然,何能動人一至此?”(方回句)驚嘆于韓公的文字竟有如此力量,一次次為我洗心滌慮、澡雪精神,帶給我審美的愉悅、情感的慰藉和心靈的震撼。
嗚呼!我猛然發現,韓公辭世距今整整一千二百年了,我讀公書若公在,拜公像,涕泗滂!韓公把我感動了,我想把我的這份感動再傳遞給讀者。這就是我講的情感投入。韓公的文字飽含深情,我的筆端如果不帶著感情,何能描出韓公的風神韻度于萬一?
這部《韓愈傳》未出注釋,也需要解釋一下。我的本意,凡是引用古籍的地方,都要標注。但出版社表示,這不是學術論文,考慮讀者閱讀的方便,也為圖書的銷路著想,建議不出注釋了。我思考后表示接受。
《韓昌黎文集校注》
不過,仍需說明,本書引韓詩,基本按錢仲聯集釋的《韓昌黎詩系年集釋》,引韓文則按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的《韓昌黎文集校注》。其他引用,多依據常見通行的版本。
2023年冬,我曾到貴州孔學堂做講座,漫談唐宋八大家,并于花溪山間漫步。雖是冬日,滿山青翠,碧溪潺潺,景色不衰。我頓時思及韓公名作《山石》中的寫景之句:“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當流赤足蹋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覺韓公之佳句與花溪之美景,相得益彰。在山水間流連,遂有詩意,乃得句云:
冬日到花溪,松風玉帶長。
今人喜穿越,真可返當場?
報國心猶赤,文章亙古芳。
焚香兼沐手,開卷詠鳳凰。
詩雖拙劣,情卻真摯。后四句,既是我對韓公的禮贊,亦表達了后學的拳拳之心和景仰之意。
掩卷覃思,我尤其不能忘懷韓公文章中的兩個詞:“感激怨懟”與“不平則鳴”。他以“勇往無不敢”的孤勇氣概,一生愛其所愛、仇其所仇,面對時人的嘲笑、詆毀,他志益堅定,行更端方,為了心中至高無上的“道”,雖滅死萬萬無恨!這就是韓愈,“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的韓愈。
《韓愈年譜》
韓愈到底有多重要?讀者或許會說:“位列‘唐宋八大家’,還不重要嗎?”可是清人劉開表示:“韓子之文,冠于八家之前而猶屈。”一個“屈”字,真是去皮見骨!
即便韓愈位列八家之首,都有點委屈他了,他是八家中名副其實的定海神針。難怪蘇東坡感嘆:“公(指韓愈)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無所往而不在也。”古人已說,韓公之廟,幾遍九州,應了那句“自古英雄須廟食”;我要說,韓公的詩文和風骨,已經深深融入了國人的基因和血脈之中,無往而不在,無時而不然,無形而不化。
永懷大唐孤勇者!
谷曙光
甲辰年菊月
《韓愈資料匯編》
作者簡介
谷曙光,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學與研究領域是中國古代文化、文學、戲曲等,出版學術專著多部,發表論文百余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兩度榮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多年來,致力于國學與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普及,曾受聘擔任中央國家機關黨課宣講輔導員。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化綜藝節目《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宗師列傳·大唐詩人傳》中擔任文脈探訪團成員和指導專家。在央視大型文化節目《簡牘探中華》《山水間的家》等節目中擔任文化嘉賓。作為央視文化節目《百家說故事》主講人,講述《大唐孤勇者韓愈》《李白杜甫的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