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韓浩月
鮑爾吉·原野的“萬物有信”系列,刊發于《當代》《人民文學》等文學期刊,最近結集為《萬物有信書系》出版(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全套書共收錄170多封書信,分為三本:《土撥鼠給閃電寫信》《沙粒給云雀寫信》《喜鵲給麥穗魚寫信》。
《萬物有信書系》并非專為少年兒童讀者而寫,盡管書中充滿豐富的想象力以及一顆赤誠的童心,完全符合這一群體的閱讀口味,但成年讀者哪怕只讀完其中一個章節,也會感受到作者的寫作出發點和內容價值指向,都超出了“提升少年讀者閱讀欣賞水平”這一基本定位。它是在認可“萬物互聯”“萬物智聯”時代已經到來的前提下,把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同步于當下的主動做法。閱讀這些文字,會覺得只要人們還擁有敏銳、快樂、激動的能力,那么,即便未來的生活被機械與智能包圍,也依然可以體會到“生而為人”的那份獨特與不可代替性。
鮑爾吉·原野的每本書中都有一處美麗的草原,《萬物有信書系》也頻頻寫到一個名字叫萬度蘇草原的北方牧區,那些紛紛“提起筆來”寫信的喜鵲、麥穗魚、羊羔、白烏鴉等都居住于此。書信對草原萬物有大量的描寫,但當這些描寫轉由萬物本身敘述出來時,便帶來了一種神奇、清新、別致的閱讀感受——它們在天上地下、云中河里所看見與發現的,與人類視角竟有如此大的不同。這些不同,借由書信體的方式被送進讀者的視野,讀者便化身為收信人,與“寫信者”無形中建立了一種親昵的關系。這種無處不在的親昵感,貫穿在整個閱讀過程中。
會寫信的還有沙粒、馬頭琴、灰塵、馬鐙、鐵皮水壺、風滾草、水盆等,如果小動物說話在童話寫作中常見,那么,如此大批量的用具、物品、有機物質與無機物質等,都紛紛具備了人的視線、感情、思想,便瞬間打開了作品的書寫格局。作者由此建立了一個立體、宏大同時又平等、公正的宇宙觀。人類中心論被淡然地放在一邊,一粒沙、一棵草都具備了參與世界事務的能力與權利。而這一格局的形成,恰恰在于書中萬物掌握了語言、文字、情感之間的奧秘。作者沒有打算充當它們的事務代言人,而是成為其中一員,是傾聽者,是書信代寫者,除非對世界、宇宙不再懷有絲毫浪漫想象與理想期待,否則很難不被代入其中。
170多封書信分別交叉進行,寫信者與復信者的組合新奇到匪夷所思,比如蜥蜴給冰雹寫信,螳螂給辣椒寫信,螞蚱給灰毛驢寫信……這構成了一次網狀、球形的跨界對話。它們分別打破了自己活動區域的界限,以及它們對自身認知、外界評價的桎梏,通過一封封書信,完成了一次頗具震撼感的“情感外交”。它們的書信里充滿好奇、憧憬、試探、祝福等,這些人類的情感底色構成在淡化、粗糙化、鈍感化之后,需要有這樣的“萬物通信”進行一次細致的打磨。如果經過這樣的打磨之后,人的情感能夠回歸到友好、純真、熱情的本真狀態,那么,這些萬物之間的通信也便完成了它們的任務。
在170多封書信中,沒有一封是同類寫給同類的。一只喜鵲寫給另外一只喜鵲的信會是什么樣?一條麥穗魚眼中的河流與另外一條麥穗魚活動的區域有何不同?可以想見的是,同類之間相處久了,難免會出現固化的視角與觀念,難免會因為重復與瑣碎而有流俗的傾向。或許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鮑爾吉·原野將人類學研究中的“關懷他者”引用到了《萬物有信書系》的寫作中。在人的生存愈加被局限于手機、社交媒體與個體空間時,對于遙遠事物與陌生領域的探索與追尋,也開始從人的屬性中淡化,“關懷他者”是“世界大同”必不可少的支撐,而在《萬物有信書系》中,每每看到鼴鼠寫給蒙古百靈的信、看到松鼠寫給螢火蟲的信時,總會油然而生一種“關懷他者”所帶來的與胸懷有關的開闊感。
每一封信,都得到了回信——無一例外。
寫信所釋放的信息,在復信中都一一得到了回應,這是《萬物有信書系》的寫作結構和創意核心,但無形中也迎合了人們對于渴望互動、彼此理解與安慰的內心需求。在這樣一個人人都爭取被看見的時代,能夠看見別人是一種能力。書里使用了包含稱謂、落款、昵稱等在內的書信格式,但在格式之內,那些流動的情緒如同草原上的河流,時而從壯麗山川落下,時而靜緩流過茂密森林,時而在廣袤草原奏響和鳴曲。每一封得到回信的書信,都在走向富有意趣與希望的未來。
在鮑爾吉·原野看來,寫作這套書系并非“生活積累的較量”。與作者其他作品最大的不同是,《萬物有信書系》對素材的使用是簡約、克制的,“萬物寫信”的形式解放了作者的語言與內容。每通書信,打開的都是不同物種之間的新世界。作者暢快地擷取,使得書里充滿閃現的靈光,因而讀者閱讀這些文字,會由衷地感到快樂。文學的快樂屬性,在此書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揮,而讀者讀完之后所獲得的平靜與啟迪,則彰顯著文學在碎片化閱讀時代的力量感。(刊于2025年7月10日解放日報朝花周刊)
這是六根推送的第3691篇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