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一位著名的謀士,給人的印象往往是一個聰明絕頂的形象,但在他去世之前,卻做出了一個讓人琢磨不透的決定,一定要殺了魏延。
魏延算得上是當時蜀漢的大將之一,不說有功但也無過,怎么會引來諸葛亮的殺意呢?他被殺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1、臨死前的決定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分立,最吸引人的就是擁有諸葛亮的蜀漢一國,而劉備也在諸葛亮的扶持之下逐漸在三國中占據優勢。
只不過,這樣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多長時間,隨著劉備的去世,蜀漢的天下曾經一度陷入混亂,多虧了有諸葛亮的匡扶,才得以回歸安定。
在這期間,諸葛亮使盡渾身解數想要北伐中原,達成劉備未達成的大業,但在多次北伐之后,這樣的心愿一直沒有實現,而他也在最后一次北伐期間因過度操勞而病重。
當時,跟隨諸葛亮出征的人既有楊儀、費祎等文臣也有魏延等數立戰功的戰將,但他仍然對蜀漢的將來感到擔憂。
最終,在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在五丈原之戰時病危,幾乎所有的文臣武將在聽聞這個消息的時候都帶著驚慌的神情,就好像失去了主心骨一樣。
然而,病入膏肓的諸葛亮卻掛念著另一件事,為了以防萬一,他將楊儀和費祎單獨叫入營帳,并對他們說:“我已經時日無多,身死之后軍中一切事宜統歸你們兩個安排,記住要讓魏延和姜維負責斷后,如果他不從,軍隊就自行撤退?!?br/>
楊儀和費祎兩個沉重的點了點頭,之后便按照諸葛亮的遺言安排撤軍事宜,但沒想到的是,魏延卻成了這次撤軍的意外因素,甚至還因此被殺,讓人格外震驚。
這是歷史上對于魏延之死的簡單描述,從這里面看來,魏延似乎是死于違抗軍令,但是在書中,魏延卻成為了諸葛亮死前堅持要殺的人,這是為什么呢?
2、殊途同歸的真相
諸葛亮在世人的眼中幾乎是一個智多星的存在,所以關于他的一切都十分的好奇,但唯獨在聊到他與魏延的淵源的時候,各有各的看法。
從《三國演義》這本書中來看,諸葛亮雖然是在五丈原之戰的時候病危,但對魏延的殺意其實早就產生了,而其所敘述的原因是因為他腦后有反骨,早晚要背叛蜀漢。
當時的劉備十分的不解,甚至還為魏延求情,聲稱他是一個有功無罪的人,實在不該殺,如果殺了恐怕會影響之后投降而來的將領的歸順之心。
書中的描寫是諸葛亮暫時放過了魏延,但始終對他有所戒心,甚至在他病危的時候都沒有叫魏延入帳,仿佛早已料到魏延的反叛。
而魏延也真如諸葛亮所料,在撤軍的時候和楊儀起了分歧,并在撤軍的時候和楊儀對陣起來,聲稱如果諸葛亮在的話,他倒是會懼怕三分,但如今諸葛亮已經去世,天下已經沒有人可以壓制他了。
所以,從書中的描寫看,魏延的形象似乎就是一個始終帶有反叛之心的降將,再加上諸葛亮聲稱他腦后有反骨,堅持要殺他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但在歷史中,顯然沒有這么戲劇化。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歷史上的魏延不是降將的身份,而是一直跟著劉備的老部下,而且還立下了許多戰功,是蜀漢當時杰出的將領之一。
由此可見,反骨這件事幾乎可以認定為是文學作品虛構的,那么魏延與諸葛亮的關系其實也并沒有書中描寫的這么惡化,充其量只能說諸葛亮提前摸透了魏延的個性,而他的個性就是諸葛亮堅持要殺他的原因。
魏延這個人其實并不能說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但太過勇猛就會導致個人的性格變得狂妄自大,這一點,從魏延敢和諸葛亮叫板以及與楊儀的關系就能看出來。
在歷史的記載中,諸葛亮每次北伐幾乎都有魏延的身影,但他卻不是一個安于聽命的將領。曾經,在第一次北伐期間,他就曾向諸葛亮提議讓他帶領五千精兵直取長安,而理由僅僅是因為他覺得長安守將懦弱無謀一定會在遇到襲擊的時候棄城逃走。
而諸葛亮卻因為這個計劃太過激進,最后并沒有采取魏延的提議,所以就有了魏延認為諸葛亮過于膽怯,并感嘆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完全發揮的想法。
但實際上呢?諸葛亮早就將魏延的個性摸了個透徹,知道他善于帶兵,但也性格高傲,狂妄自大,如果沒有約束的話難保不會有異心。
再加上他和楊儀的關系一直不好,所以在最后彌留之際的時候,諸葛亮才密詔楊儀、費祎等人,而沒有叫魏延。
雖然諸葛亮沒有明說,但從他的安排來看,他是知道沒有了自己的壓制,魏延是不愿意聽楊儀的話的,所以便有了決意要殺他的想法。
而魏延也沒有辜負諸葛亮的猜測,在諸葛亮身死軍營之后,就產生了異心。當然,這個異心不是反叛之心,而是與撤軍相反的心思。
而他這樣做的原因只是因為自己是一個數立戰功的將領,不可能聽從楊儀的擺布。在如今看來,可不就是狂妄自大嗎?
也就是因為這樣的性格,造成了最終在撤軍的時候魏延反水,不僅斷了大軍走過的閣道,還和楊儀率領的大軍進行了交鋒。
只不過,由于大軍中的人都知道魏延的心思,又都對諸葛亮十分崇敬,所以在臨陣的時候都不聽魏延的命令,這才導致了他兵敗被殺。
從這段歷史來看,魏延雖然是死于反叛但其具體的原因卻不是反骨或是他與諸葛亮之間的關系不好,而是死于他自己狂妄自大的性格。
不過,雖然真實歷史與《三國演義》中有所出入,但魏延因為狂妄自大而導致兵敗身亡的真相卻是沒有說錯,一代猛將死于此,真是不禁令人感嘆。
參考資料:
《三國志》《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魏延——百度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