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1日美股收盤,英偉達報164.92美元,漲0.50%,最新市值4.02萬億美元。盤中,英偉達一度漲超2%,股價觸及167.89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英偉達總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之際,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近日再度減持公司股份。
7月11日,根據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黃仁勛最新減持公司股票約22.5萬股,價值約364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6億元)。此次交易是其在今年3月制定的一項股票出售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允許他在年底前出售至多600萬股股票。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在當地時間6月20日和23日的兩個交易日內,黃仁勛累計出售了10萬股英偉達股票。
這一系列減持行動發生的背景是,投資者對英偉達在人工智能領域主導地位的押注,已將其股價和黃仁勛的個人財富推至前所未有的水平。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黃仁勛身家達1440億美元,超過了沃倫·巴菲特(1430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九。
據證券時報,黃仁勛財富激增的背后,是英偉達在人工智能浪潮中獨占鰲頭的地位。作為全球領先的GPU(圖形處理器)制造商,英偉達的硬件廣泛應用于AI訓練、推理和大型語言模型的部署,成為OpenAI、谷歌、Meta等科技巨頭首選的基礎設施。今年以來,英偉達市值不斷創出新高,在上周三更是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成為歷史上首家達此市值的公司,超越微軟和蘋果。該股于當地時間7月10日收盤繼續穩居4萬億美元以上,鞏固其在全球資本市場的“AI第一股”地位。
英偉達的成功不僅僅屬于黃仁勛一人。根據SEC的另一份文件,公司董事會成員、NewEnterprise Associates風投合伙人布魯克·西維爾(Brooke Seawell)也于近期減持英偉達股票,套現約2400萬美元。西維爾自1997年起便擔任英偉達董事,為公司長期發展提供治理支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2205305958
值得注意的是,黃仁勛此前的一系列減持行為曾引發了部分投資者對公司治理及高管薪酬結構的質疑。公司治理專家、ValueEdgeAdvisors副主席Nell Minow此前指出,高管頻繁減持可能傳遞對公司長期前景的信心不足信號。她認為,英偉達應進一步公開高管薪酬與績效掛鉤的具體目標,并優化CEO繼任計劃,以增強市場信心。
此外,黃仁勛的減持時機亦被部分分析人士解讀為“精準踩點”。例如,在2024年6月英偉達股價短暫登頂“全球市值第一”后,其減持行為與股價回落的時間節點高度吻合。盡管公司強調減持符合10b5-1計劃規則,但市場仍對其動機保持關注。
此外,隨著4萬億美元市值里程碑成就達成,英偉達目前的市值已幾乎相當于標普500指數中市值排名靠后的214家成分股的總和。
不少華爾街分析師認為,英偉達的市值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今年6月,巴克萊分析師基于對Blackwell芯片推出的樂觀看法,將英偉達的目標價上調至200美元;這一股價將使英偉達市值達到4.9萬億美元。
與此同時,根據FactSet的數據,Loop Capital分析師Ananda Baruah本周已對英偉達給出了華爾街迄今為止最高的目標價:250美元,如果英偉達股價達到這一目標價,其估值將達到6萬億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證券時報、市場公開資料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