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夏日的風拂過云南元江河谷,一場浪漫又壯觀的自然奇跡正悄然上演——每年4月底至8月底,這里會迎來多次蝴蝶大爆發,上億只蝴蝶將在群山環抱間接力羽化。蝴蝶為何偏愛這片土地?不同海拔又藏著哪些蝶影奧秘?跟隨鏡頭,一起走進元江河谷。
元江河谷海拔落差所形成的立體氣候,孕育出了漫山遍野的喬灌木和草本植物,給蝴蝶提供了“管吃管飽”的天然家園,成為蝴蝶的理想棲息地。相關部門統計,元江河谷有600多種蝴蝶。
蝴蝶的美麗花紋,常常是指示性別、作為命名依據的美麗密碼。據專家介紹,元江的蝴蝶大爆發主要集中在四個區域,不同的海拔、環境和爆發周期,我們能夠看到的品種也不一樣。
玉溪師范學院化學生物與環境學院教授 陳禎:它的翅膀張開以后,在翅的正面是青藍色的,青斑蝶故此得名。因為現在是它大爆發的時間,所以我們能看到大量青斑蝶的聚集,其他種類就相對要少一些。遷粉蝶喜歡在海拔比較低,溫度更高的地方活動,通常在元江的壩區。青斑蝶就喜歡在偏陰涼,海拔更高的地方活動。而且不同的季節你看到的蝴蝶也不一樣,甚至上午和下午,活動的蝴蝶也不一樣。
“玩泥巴”“鳥屎偽裝”
奇妙的生存密碼
在蝴蝶大爆發的奇妙世界里,除了蝴蝶紛飛的絢爛,它們成長背后的奧秘同樣引人入勝。蝴蝶大爆發期間,會有上億只蝴蝶陸續羽化。那么,蝴蝶在羽化之前都在什么地方藏著呢?我們繼續探尋自然演化的神奇軌跡。
跟隨蝴蝶專家一起探尋,我們找到了還未羽化的蝴蝶幼蟲。
玉溪師范學院化學生物與環境學院教授 陳禎:這是它(達摩鳳蝶)的二齡幼蟲,第一次蛻皮以后是不是遠看上去像一坨鳥屎?實際上這就是一種擬態,讓天敵誤以為是一坨鳥屎。這樣它就可以躲避天敵的捕食。五齡幼蟲是幼蟲的最后一個階段,是第四次蛻皮以后再過幾天就會變成蛹。蛹再過一個星期左右,就會破繭成蝶。
行走在蝴蝶谷里不難發現,蝴蝶雖然身姿靚麗,卻時常喜歡扎堆聚集在泥塘邊。這是為什么呢?專家為我們揭示了這種獨特的“蝴蝶玩泥巴”行為。
蝴蝶對生活環境要求非常高。依賴于溫暖的氣候和豐富多樣的寄主植物,這片河谷給蝴蝶提供了美好家園,而蝴蝶也通過授粉反哺著元江的生態環境,繪就出一幅林蝶共生的綠美畫卷。
元江縣林業和草原局正高級工程師 劉菊麗:現在,元江干熱河谷的蝴蝶種類及數量都越來越多,生態環境不斷向好,每年蝴蝶爆發5到6次,爆發期每天羽化數量達到數十萬只。下一步,我們將以干熱河谷保護性開發為契機,加強蝴蝶等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工作,繼續深挖蝶類資源價值。
蝴蝶“效益”
小翅膀撬動生態經濟大產業
基于蝴蝶獨特的觀賞價值和科普價值,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正在孕育與蝴蝶相關的各種產業。走出蝴蝶谷,我們發現,這里不僅有蝴蝶養殖基地,還有蝴蝶主題公園。
早上8點,是基地養殖蝴蝶的“就餐”時間。負責人趙燦繁介紹,按比例調配的蜂蜜水,其營養成分模仿蝴蝶鐘愛的花蜜,能保障它們補充所需營養。
趙燦繁與蝴蝶打交道已經20多年,是遠近聞名的蝴蝶養殖專家。歷經數年,他的養殖基地建立起了蝴蝶種質資源庫,為全國多家高校、科研機構及蝴蝶園提供蝴蝶和技術支持。
目前,元江已形成具有規模效應的蝴蝶養殖產業集群,業務涵蓋蝴蝶銷售、生態觀賞展示、標本工藝制作及前沿科學研究等領域。據統計,2024年元江縣通過“生態資源+科普研學”,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近500名高校師生、近千名中小學生研學到訪。
元江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 柏燦玲:深挖蝴蝶資源,元江打造了蝴蝶IP主題公園,建設蝴蝶館和蝴蝶研學基地為一體的文化場景,在滿足科研科普等需求的同時,豐富了旅游業態。
來源 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李鴻睿
主編 武熙智
終審 編委 陳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