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給孩子多少生活費比較合適呢?
很多家長都對此心存疑慮,給多了怕孩子亂花,給少了又擔心孩子不夠用。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清楚這個問題。
不少家長對生活費的處理方式,就是每月固定給孩子打錢,比如每月一號打1500塊、1800塊或者2000塊。但這種方法其實存在一定問題。現在的大學生普遍缺乏金錢規劃能力,高中時在這方面還有些管束,到了大學沒了限制,面對新奇的事物,孩子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花錢的手。這就導致很多孩子拿到生活費后,前兩周吃香喝辣,玩得開心,后兩周卻沒錢了,不好意思問父母要,只能三天餓兩頓,靠泡面充饑。
那該怎么給生活費才合理呢?其實有個辦法,就是把一個月的生活費分成四份,每周給一次。比如打算給孩子2000元生活費,那就每周給500元。可能有家長覺得,孩子上大學了,不至于連基本理財能力都沒有,這樣給怎么培養孩子理財呢?
但實際上,很多孩子在高中時除了讀書還是讀書,哪有機會培養理財能力。高中評判孩子好壞,大多看成績,不會關注社會實踐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這些。孩子剛上大學,離開家進入全新環境,看什么都新奇,什么都想買,自然就大手大腳起來,這需要一個適應和過渡的過程。等孩子大二適應了學校節奏,再改成一個月給一次生活費也不遲。
那到底給多少合適呢?咱來算筆賬。如果孩子讀的是正規本科院校,按照現在的物價水平,光早餐、午餐、晚餐,一天三頓平均至少要花40元,一個月光吃飯就得1200元。要是孩子愛吃水果,偶爾點個外賣,一天花50元也很正常。
除了飲食,很多家長容易忽略一點,孩子住宿舍,通常是4到8人一間,水費、電費、網費都得AA制,每個月平均下來,這部分每個孩子至少得100元,這都是最基本的生活費用。
上了大學,和同學聚會,周末去市區逛逛也很正常,特別是女孩子逛街買點小東西、喝杯奶茶,都是常見的消費。建議同學之間最好AA制,這樣能更好地控制預算,所以每個月至少還要給孩子預留300元左右作為社交費用。
還有一類支出,到了換季,孩子得買衣服、褲子,還有營養品、牛奶之類的。這里建議家長不要直接把錢打給孩子,可以買好寄給孩子,或者在網上下單,填孩子學校的收貨地址。為什么呢?
因為現在很多孩子會以買衣服、牛奶為由問家長要錢,最后錢可能都充到游戲里,或者拿去請朋友吃飯了,根本沒買衣服和牛奶,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總之,現在大學生活費的開銷確實比以前多,但也別給太多,要合理安排。分享這些,是希望各位家長能更理性地看待孩子的生活安排,既要照顧好孩子的基本生活,也要慢慢培養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