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前,即1960年7月9日,米高揚設計局的絕密驗證機E-150首次試飛。
E-150驗證機概念圖。
這是蘇聯超音速截擊機原型機,飛行速度達到3馬赫,并以自動模式攔截美國超音速轟炸機和巡航導彈,這樣的作戰模式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簡直是天方夜譚。
E-150驗證機四視圖,確實與米格-21非常像。
事實上,這架原型機并未配備任何武器,實際上只是超強動力的R-15-300渦噴發動機的飛行試車臺,該型發動機旨在為未來的新型截擊機提供非凡的飛行性能。
E-150驗證機試飛時拍攝的照片。
從氣動設計角度來說,E-150是一架等比例放大的米格-21戰斗機,因其獨特的機翼形狀被飛行員戲稱為“巴拉萊卡琴”。不幸的是,這架裝有新型發動機的“巴拉萊卡琴”戰斗機并未達到設計指標。
E-150側視圖,似乎比例有點不對,實機應該更短粗一些。
首先,這款大推力渦噴發動機的可靠性和無故障運行時間存在問題。當然,這也是蘇聯航空工業長期以來面臨的一個老問題。當這個問題終于得到解決時“巴拉萊卡琴”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已經過時了。
航空博物館中R-15-300渦噴發動機。
但是,E-150并非毫無價值,其搭載的R-15-300渦噴發動機,經過改進發展出R-15B-300,米格-25截擊機就安裝兩臺這款發動機創造出一系列世界紀錄。米格-25與E-150幾乎沒有任何共同點,只是在設計中使用了大量鈦合金和耐高溫合金來克服“熱障”。
2018年“勝利日”閱兵式上的米格-31,機腹掛載“匕首”高超音速導彈。
米格-25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深度改進型米格-31至今仍然是俄羅斯空天軍的主力機型之一。米格-31攜帶“匕首”高超音速導彈成為俄烏武裝沖突中,俄羅斯空天軍重要的攻擊手段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