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機,動起來!
正值暑假,相信有遠見的家長們,一定會把運動納入孩子的每日計劃。
生命在于運動。
運動對于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個孩子有沒有運動的習慣,幾年下來,體能差距還是蠻大的。
現代孩子普遍存在運動協調不達標問題。
受重認知輕運動、不敢放手、呵護過度、活動空間狹小、運動時間不夠等因素影響,他們入學后會在空間定向、身體意象等方面出現困難。
比如,跑步姿勢不夠協調、易摔、不會跳繩、早操動作學不會……
我們知道,小學一年級就有體育達標項目,如果孩子在幼兒階段就缺乏運動,上小學后就直接影響體育成績。
不僅如此,個體運動協調能力不達標還會牽連個體的學習能力。
運動對大腦是有積極影響的。
《運動改造大腦》的作者曾提到:“強健肌肉和增強心肺功能只是運動最基本的作用,運動最關鍵的作用是強健或改善大腦。
運動給身體提供了某種獨一無二的刺激,而這種刺激為大腦創建了一種環境,這種環境使大腦能夠做好準備、愿意并且有能力去學習。”
最近很多地區正經歷高溫或極端高溫天氣,不適宜戶外活動。可以考慮讓孩子在室內進行一些運動協調的訓練,鍛煉孩子的粗大肌肉動作、前庭平衡等。
下文給大家提供了一些有趣的運動協調類游戲,特別適合幼兒園和小學中低年級的孩子。
游戲操作非常簡單,也不需要專業的道具,用隨手可得的材料即可玩起來。
在家長的陪伴下,相信孩子們都愿意主動放下手機,動起來!
學各種動物的樣子走。
如學大象走:彎腰、垂臂、左右搖擺大步走;學鴨子走:雙手按膝,深度屈膝向前走或兩手分別握住同側腳腕處向前走;學大灰狼走:雙手和雙腳著地,快速而大步地向各個方向移動。
把跳繩打成結,然后在離孩子2米處放置一籃筐,鼓勵孩子投繩進筐。
也可以將繩結換成家里現成的其他小物件,比如小球、積木等。
讓孩子躺在被單的一端,通過翻滾用被單將自己裹起來,再通過翻滾打開被單。
家長布置好桌子、椅子、箱子等障礙物,讓孩子按照事先規定好的路線,以跨、爬、鉆、繞、跳等方法通過。
讓孩子頭頂沙包、毽子或其他合適的物品向前走,將物品送到指定位置。
一開始可以設定短一些的簡單路線,熟練之后逐漸提高路線難度。家長還可以用競賽的方式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訓練孩子接物,練習接住他人扔過來的物品。開始時可以選擇大一些的物品,隨著孩子的進步,逐漸變小。
還可以把報紙卷成可用手握的圓錐形“蛋卷”,接住對方扔過來的“冰激凌球”(乒乓球等小球或小紙團)。
兩人并排站立,用繩子將一人左腿與另一人右腿綁在一起,一起從起點往終點走。
如果家里人多,可以分組進行比賽。
2人分別站在2個區域(圖中紅藍兩個圈),輪流將小球踢到對方的區域。若是腳踩線或將小球踢到對方區域之外,就算輸。
設置的區域可由大變小或由近變遠,逐漸增加難度。
讓孩子愛上運動,讓運動的習慣伴隨他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家長要有陪伴孩子運動的意識,舍得花時間帶孩子動起來,運動的觀念才能被孩子記在心里。
如果現在偷懶,等孩子上了初中、高中,你再催著他出去運動,就很難了。
漫長的暑假,可以將傍晚戶外運動和白天室內游戲結合起來,孩子不僅身體得到鍛煉,還能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
這些運動協調小游戲你們帶孩子玩過嗎?感受如何?你家孩子喜歡哪些運動項目?你們會經常一起進行體育活動嗎?
歡迎大家來留言區分享、討論。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
來源 | 錢志亮工作室
腳本 / 小漠 繪制 / 在在
編輯 | 白衣
(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