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頭戴淺棕色的帽子,身著黑色帶花紋的服飾,搭配精致圍巾,整個人看上去優雅大方。
說起潘虹,很多人馬上會想起她在電視劇里的 形象,可年輕時她也是一個五官精致的絕色美人。
亦舒說她 :。
潘虹還是首位登上《時代周刊》的華人藝人,曾13次斬獲影后。
盡管在事業上成就斐然,潘虹的身世與婚姻卻坎坷不斷。
如今已年過七旬的她,依舊孤身一人。
從悲情影后到晚年獨居,從熒屏上的 到現實中無兒無女的女強人,潘虹的人生比戲劇更跌宕。
童年不幸:10歲喪父,苦難造就堅韌
1954 年出生于上海的潘虹,幼年時被送往外婆家,七歲才被母親接回。
因為從小在外婆身邊長大,潘虹和母親始終親近不起來,母女關系也透著一絲疏離。
有次在外面玩耍時,潘虹的手指受了傷。
但她的第一反應不是喊媽媽,而是用衣服裹住傷口,跟鄰居借了錢獨自去醫院掛號。
回家時母親看見她衣袖被血染紅,手指上還纏著紗布,只是沉著臉,并沒有說一句安慰的話。
相比之下,潘虹與父親的關系要親近得多。
父親格外疼愛她,不僅教她做人的道理,還常去學校了解她的學習,對她處處上心。
可惜好景不長,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背景下,父親的人生突遭劇變。
潘虹10歲時,父親因故身陷困境,不久在獄中服藥自殺。
母親想去火葬場見丈夫最后一面,卻因為要劃清界限 而未被允許。
作為家中長女,潘虹只能獨自前往火葬場捧回父親的骨灰盒,隨后又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車,將骨灰送回父親的老家哈爾濱。
潘虹后來回憶說:
他的死,讓我一下子超越了時代,超越了年齡,甚至超越了痛苦。也就在那一刻,我徹底失去了我的童年。
父親的離世,讓潘虹一夜之間長大了。
她明白,往后再沒有可以為她遮風擋雨的人,也不會有人為她擦干眼淚,唯有堅強獨立才是唯一的出路。
母親常年在外工作,她便扛起了照顧兩個妹妹的擔子。
同學們嘲笑她、孤立她時,潘虹總是默默忍受,從不向人訴說。
童年時親人離世的痛苦,不僅讓她嘗盡磨難,更磨礪出她堅韌不屈的性格。
潘虹就像石縫里的竹子,倔強又頑強地生長著。
事業開掛:一夜成名,人生迎來高峰
1972年,中學剛畢業的潘虹,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下鄉到崇明島參加勞動,主要在食堂負責賣飯票。
次年,潘虹的人生迎來了一次重大的轉機。
上海戲劇學院到當地招生,潘虹也報了名。
命運的齒輪由此開始轉動。
1979年,25歲的潘虹出演了電影《苦惱人的笑》。
影片不僅獲得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影片獎、青年優秀創作獎,還憑借良好的口碑,被選送到戛納參加影展。
這部電影讓潘虹一夜成名,迎來演藝生涯首個高峰。1982 年,潘虹在《人到中年》中飾演女主角陸文婷時,曾遭原作者當面質疑:你太美了,不像我心中的陸文婷。
潘虹聽后沒有反駁,而是選擇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
為了演好眼科醫生陸文婷,潘虹專門跑到四川醫學院體驗生活。
她整天和醫生、護士待在一起,看他們如何與病人交談,也目睹了很多病人的生死時刻。
影片上映后,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陸文婷這一角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潘虹則斬獲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項,一躍成為備受矚目的耀眼明星。
此后她相繼主演了《寒夜》《末代皇后》《最后的貴族》等影片,在市場上均收獲不俗口碑。
由于她塑造的角色多浸染著悲情底色,潘虹也因此被冠以 的稱號。
32歲時,潘虹更是憑借在國際影壇的影響力斬獲 稱號,成為那個年代華語電影的標志性人物。
然而人生難有兩全法。
相較于演藝生涯上的高歌猛進,潘虹的婚姻生活并不是很如意。
情感波折:婚姻失敗,終身未育子女
1976 年,潘虹在電影《奴隸的女兒》劇組,結識了擔任美工的米家山。
米家山比潘虹大 8 歲,為人成熟穩重,拍戲時總是對她格外照顧。
在潘虹心里,他就像兄長一樣,總能給她滿滿的踏實感。
兩人很快就確定了戀愛關系,1978 年在成都領證結婚。
可沒過多長時間,潘虹拍《苦惱人的笑》時,傳出與導演楊延晉的緋聞。
楊延晉的妻子洪融得知后,大鬧電影廠,還將潘虹寫給楊延晉的情書貼到上影制片廠公告欄,引發了軒然大波。
因為此事影響惡劣,上影廠對潘虹進行了嚴肅批評,楊延晉則被記過處分。
這場風波對新婚的兩人而言,無疑是道沉重的坎。
潘虹原以為會被苛責,不料米家山卻滿是信任,他問:你怎么樣?
潘虹一時語塞,只低聲應道:沒事。
米家山輕輕說:那就好,人這一輩子要是難免摔跤,早點摔總比晚點好。
這番話讓潘虹懸著的心落了地,也讓她對米家山多了一份感激。
此后,潘虹在米家山幫助下調入峨眉影廠。
本以為在一個單位能增加相處的機會,卻因為兩人各自忙于事業,依舊是聚少離多。
米家山曾說,在他和潘虹結婚的8年時間里,兩人真正在一起的時間也只有380天,就算是再深的感情,也會被沖淡。
更大的矛盾,在 要孩子 這件事上。
作為獨子,米家山的父母盼著他傳宗接代,可潘虹正處于事業上升期,她覺得事業更重要,想過幾年再生。
兩人因為此事爭論不休,長期分離的隔閡加上觀念分歧,讓這段婚姻走向了盡頭。
離婚之后,潘虹也傳出過幾段緋聞,但到最后都不了了之。
多年之后,潘虹在回憶這段往事時說:
年輕的時候,我只想著成功,要是那時肯放下一點野心,或許我能同時當好母親和演員。在外人眼里,我很成功,但這背后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是啊,人生哪能事事圓滿?
也許在外人看來,潘虹的人生充滿遺憾。
但人生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別人的路不一定適合你。
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才能走出獨一無二的人生之路。
2008年,54歲的潘虹選擇了皈依佛門。
回顧潘虹的一生,她活得清醒又通透。
不管事業,還是生活,潘虹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應該如何去做。
正如她自己所說:
我給自己最大的目標,是盡可能地按自己的意愿安排自己的生活,決不妥協,決不錯位。
愿每位女性都能像潘虹一樣,勇敢去愛、自在生活,保持經濟與精神的獨立,按自己的心意把日子過成最美的模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