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蔣剛咽氣,比蔣經國只大12歲的宋美齡就想獨攬大權,沒想到,一向憨厚的蔣經國在葬禮上僅用了一句話,就逼得宋美齡連夜逃往美國……
1975年4月,臺海上空陰云密布,屋外雷聲轟鳴,雨點大作,屋內蔣介石的床邊圍著一群醫生護士,大家手拿各種針管試劑還有聽診器,一同操作之后,一名護士才走到屋外報憂。
那天早上蔣介石的狀態還非常好,沒想到夜幕剛剛降臨,他的狀態伴隨著突如其來的惡劣天氣突變。
蔣經國沖進臥室內,鋪在床邊大呼,任醫生護士怎么拉都拉不動,宋美齡此時走了進來,面上有沉痛更有鎮靜,她深呼一口氣,看著床上緊閉雙眼的人,隨后對拉著蔣經國的醫生說:“給他打鎮靜劑!”
語氣六分冷硬四份柔情,她理解蔣經國的心情,但也清楚這個時刻并不能夠容許蔣經國這樣“胡來”的。
但醫生聽了這話,都面面相覷,總歸沒有一個人敢動手,顯然在這一刻,所有人都在心中做出了選擇,這看似不經意的選擇似乎預示著兩人將來權力的走向。
蔣經國此刻大喊著:“用電擊呀,養你們有什么用!”
但其實大家心中都清楚的知道,蔣介石已經走了,第二天葬禮就舉行了,蔣緯國也匆忙趕回來。
所有人的表情都十分嚴肅,身上的黑衣也正如大家的心情一樣,而在臺內重要人物全部到場之后,蔣緯國也說出了那句決定宋將來命運的話,這句話究竟是什么呢?
我們都知道,蔣介石在退守臺灣之后一直在籌劃“反攻”,但當他在軍事上接連失利的時候,也開始逐漸喪失信心,不過有時候還是頭腦發熱的制定什么關鍵計劃。
在他晚年推出了一個叫做什么“心戰”的戰略,為了給軍事做策應,宋美齡也擔當大任,開始在媒體面前煞有其事的踩縫紉機,為的就是宣傳鼓動,安定軍心。
那時候的宋美齡在軍、政、特等等機構都插不上手,但她的性格可不會就這樣放棄,還是在不斷積極的尋求可供自己活動的空間,也正是在這樣的努力下,她才獲得了這樣的社會活動。
起碼她要讓別人知道,自己在臺灣沒有被孤立在軍界政界以外,而對于她的行為蔣經國當然也是時刻緊盯,畢竟這兩人的爭斗一直都沒有停下過。
即使是在蔣介石的眼皮子地下,兩人的小動作依舊不斷,他們互不相讓,一個想要盡快建立自己的勢力,慢慢完成與父親的權力交接,一個挖空心思想要爭奪軍政上更多的話語權。
那時候,宋美齡得了這樣的工作,也費盡心思想要做出一番巨大的成就,讓媒體在報道中將我黨刻畫成青面獠牙的惡魔形象就是她出的主意。
除此之外,她還找到了另外一個自己的領域,那便是訪美,不得不說,這一點她的確有獨到之處,就連蔣介石也贊賞不已。
而且最重要的是,蔣經國在此領域并不能發揮出她那樣的作用,只能看著她這個優雅的夫人流轉在美國的交際場中,用出色的外交手段為他們爭取到更多的軍政經援助。
當然在軍事和政治戰略層面還是蔣經國更勝一籌,不管是他推動軍隊的現代化,還是政工制度,亦或是他的“十大建設”,的的確確為他們帶來了實質性的利益。
在蔣介石的支持下,蔣緯國一點點收攏權利,曾經在蔣介石身邊的老人他也處理了不少,葬禮當天,他更是用一句話為自己解決了“心腹大患”。
“尊先父遺愿,與原配夫人毛福林合葬”。
合葬二字敲打在宋美齡的心臟上,她的太陽穴都在突突直跳,她沒有想到,竟然在葬禮這樣莊嚴的場合中,被以這種方式“排擠”,連合葬資格都沒有的她,又怎能在蔣走后掌權呢?
宋美齡這才看清了局勢,自己終究是爭不過了,為了讓自己過得舒坦些,也為了讓自己所謂的兒子放心,她只好前往美國安居,可惜即使到了那里,她依舊是一顆“棋子”,需要努力維持著他們蔣氏王朝的形象。
蔣介石曾經說過,宋美齡一人可抵二十個陸軍師,但其實在蔣經國面前,她的結局也是早就注定好的。
信息來源:信息來源:新浪圖片--蔣介石剛去世僅僅半年,只比蔣經國大12歲的宋美齡就想操縱權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