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合肥的覃女士在家中陽臺的外側平臺放了一個泡沫箱,準備接屋頂排水用于澆花,卻意外發現水中竟孵出了兩只不知名的“小魚”。由于沒見過,更不知是怎么來的,覃女士充滿好奇。對此,7月11日、12日,大皖新聞記者采訪專家得知,覃女士發現的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物種仙女蝦。仙女蝦雖然分布廣泛,但在覃女士家外平臺泡沫箱中被發現,讓人感到驚奇。
覃女士家在安徽大學龍河校區,住在2樓,陽臺外側有一平臺。半個月前,覃女士將一個泡沫箱放在平臺蓄水。首次存水后,她就在泡沫箱中發現了兩條像魚又像蝦的小蟲。 “地上的土里有魚卵很正常,雨水按說不會有魚卵,我家泡沫箱子沒有裝過魚,本來是干的。此魚長得很怪,是不是新物種啊?”覃女士丈夫王先生不解地說。
圖為仙女蝦
7月11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聯系了覃女士。覃女士告訴記者,她發現不知名“小魚”時感覺十分奇特,曾叫鄰居前來辨認,但大家也都不認識。最令覃女士感到困惑的是,它們究竟從哪里而來?因為泡沫箱中的水并非生活用水,而是來自南邊陽臺的屋頂排水。夏天屋頂環境干燥、溫度較高,家中近期也沒有吃過魚蝦。目前,覃女士發現的“小魚”仍有一條存活,已被移至室內繼續觀察。
發現仙女蝦的泡沫箱
7月11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將覃女士提供的照片交由合肥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理事虞磊鑒定,確定為屬于節肢動物門無甲目的仙女蝦。因其全身晶瑩剔透,色彩艷麗,在水中游動時姿態優美,所以被稱為仙女蝦。
帶著覃女士的疑問,大皖新聞記者向虞磊進行了咨詢。虞磊指出,合肥市近幾年經常發現仙女蝦的蹤跡,多在夏季出現,一些小水面因缺乏魚類等水中天敵反而更容易發現。而當記者提到覃女士對仙女蝦來源的疑惑時,虞磊認為仙女蝦的卵非常微小且抗性極強,很可能隨著泡沫箱本身、澆花的水,甚至是鳥類糞便帶來,近日合肥市降水頻繁、溫度適合,這些陳年的卵便隨著雨水進入泡沫箱并孵化長大。
7月12日早上7點多,大皖新聞記者聯系了合肥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鄭從容,他看過覃女士提供的照片,確認泡沫箱中出現的是仙女蝦,也叫“枝額蟲”,是比恐龍還要古老的生物,“這個不是魚,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生物。”鄭從容說。
隨后,大皖新聞記者查閱公開資料發現,仙女蝦這類物種在地球上存在已超過兩億年,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在干涸的湖底,它們的卵可以忍受幾年的高溫烘烤與冰凍土壤考驗,而仙女蝦的卵一旦遇到豐富降雨,就可以孵化出殼,獲得新生。 并且仙女蝦的卵殼有“隔熱層”,能夠在沸水中不被破壞。但仙女蝦成體的壽命非常短,是一種短周期的生物,產完卵便死亡,所以會有突然出現,又悄然消失的情況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