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路透社援引日本《讀賣新聞》報道稱,日本將向菲律賓出口六艘二手海軍驅逐艦,以應對所謂的“中國海上擴張”。報道還稱,作為美國的兩個盟友,日菲兩國正加強合作以“抗衡”北京。而針對日菲兩國的小動作,中方此前已多次明確表態:反對任何在本地區搞拉幫結派、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的做法。
報道稱,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與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上月在新加坡就軍艦出口達成協議,菲軍方將于今夏對日方艦艇啟動檢驗程序。
前不久,日本和菲律賓在南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并首次邀請日、菲媒體登臨參演艦艇,觀看反潛戰演習等活動。對此,解放軍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表示,解放軍南部戰區日前位南海組織海空聯合巡航。戰區部隊持續保持高度戒備,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任何攪局南海、制造熱點的軍事活動盡在掌握。
馬科斯(資料圖)
此次軍演是日菲近年來軍事勾連升級的縮影。2024年7月,兩國簽署《互惠準入協定》,允許雙方在對方領土部署軍隊并開展聯合訓練,標志著日菲從“準盟友”向“軍事同盟”邁進。日本借此突破“和平憲法”限制,加速自衛隊海外部署;菲律賓則試圖借助日本軍事支持,在南海問題上對抗中國。美國在背后扮演了關鍵推手角色。近年來,美國持續推進“印太戰略”,試圖構建美日菲澳四國軍事聯盟,將南海打造成遏制中國的前沿陣地。
近年來,日本軍火出口政策不斷突破。從向菲律賓提供雷達系統、潛艇部件、監視機等非致命裝備起步,如今已經走到了出口導彈、驅逐艦、魚雷這一步。2022年,日本通過新版《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首次允許向“有助于地區和平”的國家提供致命性防衛裝備,阿布庫馬級的移交,正是在這一新政策下實現的。這種政策的松綁和外向化,動機很明確,就是擺脫戰后和平憲法的約束,實質性地推進國家正常化進程。
日菲演習(資料圖)
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空軍從7月10日起要搞場“部隊重返太平洋”演習,說是史上規模最大的,要持續兩周左右。為了這場演習,五角大樓特意撥了5.3億美元。聽說這演習由美軍印太司令部牽頭,戰略司令部、運輸司令部和北方司令部一起幫忙組織,會調動包括戰略轟炸機在內的大約300架戰機,還有幾千名作戰人員跨區域部署。目前美國已經邀了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菲律賓等國的空軍一起參加,還打算在演習里評估不同聯隊的空中戰力。
去年石破茂當選了日本首相之后,一度發出改善對華關系的信息,比如派出外相巖屋毅訪華,同意中方派人去福島核電站進行檢測,還恢復了中斷7年之久的執政黨對話機制。有些媒體因此而認為石破茂是“親華派”,更有甚者誤判石破茂政府的外交政策將倒向中方,但日本隨后的一系列舉動,打破了這個幻覺。
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資料圖)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日本已啟動建設因應“臺灣有事”等緊急情況的滯留型避難所(率先施工地區為沖繩縣的先島諸島),首座設施預計將于2027年底。在日本離臺灣最近的與那國島啟用(預設一旦發生緊急:狀況將優先撤離先島諸島約12萬居民)臺灣時事評論員稱;“日本的居心,真的是非常陰險。”
7月10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吉隆坡會見日本外相巖屋毅。王毅說,中日互為重要近鄰,兩國關系意義遠超雙邊。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是正視歷史、開辟未來的重要契機。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始終是日方必須直面和回答的道義之問、時代之問。希望日方深刻汲取歷史教訓,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在此基礎上,共同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系,致力于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建設性、穩定的中日關系,為地區和世界提供更多確定性和發展新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