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廈門市第五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學博士崔立山教授帶領團隊成功完成顯微鏡輔助經鼻蝶竇垂體腺瘤微創切除術,手術取得圓滿成功,為四級手術。
▲術前
45歲的朱先生來自翔安區馬巷街道,4年前開始變得手腳粗大、面容改變,此次來到廈門市第五醫院內分泌科就診,內分泌科醫生詳細檢查后,組織多學科會診,后轉到神經外科,診斷為生長激素型垂體腺瘤。
垂體瘤是一種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垂體可分為腺垂體和神經垂體兩部分。腺垂體主要功能是分泌人體內各種激素。神經垂體本身不會分泌激素,主要功能是輔助下丘腦分泌的激素產生作用。當垂體出現腫瘤時,主要影響激素分泌和激素發揮作用,因而會引起各種不同的癥狀。腦垂體瘤是一種起源于腦垂體的腫瘤性疾病,屬于顱內腫瘤的一種常見類型。
▲術后
神經外科主任、醫學博士崔立山教授團隊經術前多學科會診后制定了縝密的圍手術期,在麻醉手術科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完成了經鼻蝶竇垂體腺瘤微創切除術。朱先生術后指標恢復正常,已于昨日出院。
又 訊
廈門市第五醫院創傷中心率先推出急性硬膜外血腫神經介入治療,控制再出血,避免病人遭受開刀之苦。
陳阿婆,55歲,來自廈門市翔安區新店街道,因車禍導致急性硬膜外出血21ml。廈門市第五醫院創傷中心崔立山教授、李金庫教授立刻組織全員進行討論,為避免出血量繼續增多,導致開顱手術,經術前討論決定行破裂出血動脈栓塞術。手術在介入科、麻醉手術科的密切配合下順利完成,是四級手術,醫院首例,屬于新技術。
科 室 簡 介
廈門市第五醫院神經外科是廈門東部地區擁有獨立病區、NICU的科室,現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神經外科治療中心,被福建省腦卒中防治工作委員會授予防治卒中中心,是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被授予中國神經脊柱百縣市扶持推廣單位、中國神經調控聯盟福建分中心成員單位。科室柔性引進了哈爾濱醫科大學劉曉謙教授作為學科帶頭人。
科室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如德國Leica顯微鏡、德國AO手術動力系統、德國Doro手術頭架、德爾格呼吸機等,尤其是美國Natus術中電生理監護系統的使用,實現了神經外科手術由解剖保留向功能保留的轉化;新上馬的美國Brain'la'b神經導航系統、Sto'r'se神經內鏡系統成為醫生的第三只眼,使神經外科的發展如虎添翼。
科室在術中電生理監測下開展了膠質瘤、腦膜瘤、聽神經瘤、垂體瘤等顯微鏡下的微創手術;復雜顱內動脈瘤Remodeling技術栓塞術、腦動靜脈畸形Onyx膠栓塞術、急性腦梗死動脈溶栓機械取栓術、頸動脈狹窄支架成形術、多供血腦腫瘤的術前栓塞術等;Sto'r'se神經內鏡輔助下垂體瘤、顱咽管瘤的精準切除;經顯微微通道治療頸椎病、腰椎病等脊柱脊髓疾病。近年在劉曉謙教授的指導下,開展了R-E-Z區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面肌痙攣微血管減壓術等三、四級手術,對腦出血、顱腦損傷的急診急救不斷邁上新臺階。
YEXIANGMINAN
來源:廈門市第五醫院
校對:張琳、洪麗敏
一審:任旭萍、朱毅力
二審:陳興、許燕妮
三審:劉子軒
點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