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28歲的王先生(化名)總是感到有些失眠,半夜易醒,沒有咳嗽、胸痛等明顯癥狀。于是,他慕名來到了河南省胸科醫院進行檢查。
當胸部CT影像結果出來后發現,在王先生的氣管下段,臨近生命氣息分流的“十字路口”(隆突),隱藏著一個約18×17×28mm的不規則巨大結節,幾乎完全堵塞了呼吸要道!
門診當即以“氣管腫瘤”將王先生收治入院。
入院后,呼吸內鏡中心主任王振靜為王先生進一步行氣管鏡探查,結果令人心驚:氣管中下段被結節樣新生物近乎完全堵塞——留給呼吸的通道僅剩一絲縫隙。
王先生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與時間賽跑。更嚴峻的是,腫瘤下緣緊貼隆突,這個掌管雙肺氣流分配的“關鍵樞紐”一旦受損,后果不堪設想。
內鏡團隊先在氣管鏡下進行腫瘤病檢,病理診斷揭曉了謎底——副節瘤。這是一種極其罕見、富含血管、隨時可能引發致命性大出血的氣管原發神經內分泌腫瘤,如同深埋在氣管中的“定時炸彈”。
面對如此棘手的病例,王振靜團隊迅速制定方案,聯合經驗豐富的麻醉科、隨時待命的胸外科,組建了一支“守護生命氣道”MDT戰隊。
1.麻醉科精準護航
在硬質支氣管鏡建立的安全通道下,麻醉團隊實施了精準的全身麻醉與通氣管理,為高難度操作鋪設了生命的基石。
2.呼吸內鏡中心精雕細琢
王振靜團隊在硬鏡提供的開闊視野與穩定通道中,進行了一場精雕細琢的手術。靈活運用高頻電圈套器巧妙圈套腫瘤主體并逐塊電切,再以活檢鉗和冷凍探針細致清理殘余。每一次切割都慎之又慎,既要盡可能的清除病變,又要全力保住下方脆弱的隆突結構。對于富含血管的腫瘤基底,APC氬氣刀化身精準的“點射武器”,有效凝固止血。
3.胸外科堅實后盾
胸外科團隊全程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應對可能的大出血或氣道崩塌等危機,為呼吸內鏡操作提供了強大的安全保障。
這場在方寸之間展開的“生命保衛戰”大獲全勝!
術后,王先生恢復良好,困擾他的“定時炸彈”被徹底排除,呼吸重歸順暢。
【成功實施該手術要面臨不小的挑戰】
1.征服罕見“險峰”
氣管原發性副節瘤本就稀少,如此巨大且完全阻塞管腔、位置緊貼隆突的病例更是診療中的巨大挑戰。
2.硬鏡技術顯神威
硬質支氣管鏡的應用是核心支撐,它提供了無可替代的操作通道、穩固的支撐和可靠的呼吸保障,是處理此類復雜大氣道病變的基石。
3.介入技術組合全
高頻電切、冷凍、APC等多種內鏡介入技術被純熟運用、無縫銜接,體現了團隊高超的技藝。
4.MDT力量制勝
呼吸內鏡中心、麻醉科、胸外科的精誠協作與無縫配合,是化解極高手術風險、保障患者安全的決定性力量。有了麻醉科的精密護航和胸外科的強力保障,如此高難度的內鏡手術才能得以精準實施。
王振靜指出:持續性或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不明原因的喘息或咳嗽,或者痰中帶血,尤其是常規治療效果不佳時,務必提高警惕,及時進行胸部CT或氣管鏡檢查,排除大氣道病變的可能。大氣道梗阻,生死常在分秒之間。王先生罕見大氣道副節瘤的成功救治,是醫院呼吸內鏡中心、麻醉科、胸外科等多學科團隊深厚技術積淀與無間協作的體現。
未來,河南省胸科醫院呼吸內鏡中心始終以守護患者呼吸通道為己任,勇攀技術高峰,不斷突破禁區,為更多氣道疾病患者暢通氣道,自由呼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