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通社區急救“最后一公里”,提升居民尤其是青少年與老年群體的自救互救能力,筑牢社區安全防線。7月8日下午,西華大學計算機與軟件工程學院“紅十字戎光”暑期社會實踐隊走進宜賓市李莊鎮同濟社區,聯合李莊國際健康管理中心開展了一堂生動的“應急救護訓練營”。
專業教學,急救知識入腦入心。活動伊始,李莊國際健康管理中心的醫生利用逼真的假人模具,清晰細致地講解了心肺復蘇(CPR)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流程。從判斷患者狀態、精準定位按壓位置、掌握按壓深度與頻率,到實施有效人工呼吸;再到針對成年人海姆立克法的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醫生逐一拆解演示,將“黃金四分鐘”的救命技能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
圖1 醫生現場講解
實踐賦能,急救技能落地生根。為強化學習效果,醫生特別邀請多位居民上臺,在專業指導下親手操作實踐。現場氣氛熱烈,按壓模型的“噠噠”聲此起彼伏,居民們從“旁觀者”轉變為“實操者”,真正掌握了急救技能的核心要領。實踐隊員們通過分組指導、一對一糾正等方式,幫助居民鞏固操作細節。團隊還結合夏季高溫特點,科普了防暑降溫與熱射病預防知識,提醒居民“科學應對高溫,守護生命健康”。
圖2、圖3 實踐隊員參與急救演練
這場融合知識、技能與關懷的社區活動,通過理論講解+實操演練的模式,不僅讓急救知識從“紙上”走向“手上”,更樹立了“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公益理念。通過青少年帶動家庭、家庭輻射社區的模式,為社區培育了一批“社區急救志愿者”。未來,“紅十字戎光”團隊將持續深化校地合作,推動急救教育常態化,為構建安全、健康、互助的和諧社區注入持久活力。(圖文:西華大學計算機與軟件工程學院“紅十字戎光”暑期社會實踐隊通訊員:趙浩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