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楷《柳溪臥笛圖》
故宮博物院藏
我第一次看到這幅圖,那張圖沒有這張清晰,我以為是一個當代的畫家畫的,也就一看而過。
而這樣的圖,需要靜心調息,慢慢看,看進去。
一張小圖啊,竟然如此多的留白,如此的空曠,細看之下,細節很豐富。
煙云朦朧,天地一片蒼茫。清亮的笛聲從天地朦朧中。穿透而出,婉轉悠揚,細看之下,是一個小人兒愜意地臥在船上吹笛。
和之以風雨,籠之以薄霧,那笛聲有如自由的鳥兒,在這片天地遨游。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不同于李白的熱鬧都市的笛子聲,在這蒼茫的荒原,這笛子為誰而吹?為誰而鳴?
羌笛梅花引,
吳溪隴水情。
寒山秋浦月,
腸斷玉關聲。
李白的這首《清溪半夜聞笛》但是相應此中情境。
文人的笛聲,多是失意,傷情,別愁。還是把笛子交到牧童手里吧。
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雷震《村晚》
還是這首詩中的笛聲好聽,無拘無束,是自由天真的樂。
只有這種懷著純然的赤子之心的牧童,才能和畫中的隱士心音相應。
好,觀畫,靜坐,聆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