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第三個星際天體,它悄無聲息的闖入人類的視野。人類文明目前無法飛出太陽系,而來自太陽系之外的天體碎片不斷地被發(fā)現(xiàn)!2017年第一個被發(fā)現(xiàn)的星際天體奧陌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當然也引發(fā)了很大的爭議!
這個長條雪茄狀的星際天體,曾一度被當成是外星生命的智能飛船,即使到今天為止仍舊有很多謎團未曾破解。當然,這主要跟奧陌陌的匆匆往來有關系,它急匆匆地來,在經過近日點之后加速的“逃離”,這背后的機制很難不讓人懷疑。
每當我們一提到太陽系,最先想到的就是八大行星,但其實太陽系遠不止如此。八大行星只是太陽系內最被熟知的幾個天體,除此之外還有大量默默無聞的天體碎片,在繞著太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運動。
可以說太陽系真的很大,是目前人類文明遠遠無法企及的范圍,很多網友還經常評論道:人類文明就是被困在太陽系了,短時間內還真多無法沖破這層“牢籠”。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正直美國和蘇聯(lián)的冷戰(zhàn)時期,兩大利益集團進行了多方面的PK,在太空領域展開的競賽,極大推動了人類對宇宙深空的了解,人類不再僅僅只能抬頭仰望星空,更多的是發(fā)射探測器進行實地探測。
例如美國和前蘇聯(lián)都對月球、火星和金星進行了密集的探測,當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探測成功率并不高,便只能靠數(shù)量概率取勝了!
除了幾個近日行星之外,NASA還把目光瞄向了四個遠日行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發(fā)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探測器,它們的主要目標就是探測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它們的衛(wèi)星,在完成對這些天體的探測之后,扁借助于引力彈弓效應,開始極速向太陽系之外飛去。
當然這個過程是漫長且艱難的,太陽系其實比大家想象中要大得多,八大行星的模型只是大家對太陽系最初的印象,其實在海王星軌道之外還有柯伊伯帶天體,而更外層是奧爾特云結構。
它是包裹著太陽系的一個巨大空間,在那里有大量的太陽系天體,也被稱為臟雪球,它們就是長周期彗星。
1977年旅行者一號發(fā)射就踏上了漫漫的旅程,到今天為止它已經太空飛行48年,將近半個世紀,距離地球大約是240億公里,但只能說是邁出了一小步,換一個更加直觀的單位,那就是旅行者一號太空漫游半世紀,也就飛行了23光時左右,甚至還達不到1光日!
這就是目前為止人沒飛行最遠的探測器,但是這樣一看其實并沒有飛太遠,按照目前的平均飛行速度,旅行者一號要想順利飛出太陽系,至少需要1.6萬年的時間。
從這也可以看到太陽系真的有點大,奧爾特云的范圍在2-3光年左右,從地球出發(fā)即使擁有光的速度,理想狀況下也需要飛行一年半的時間。但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早已經把這條路給堵上了,光速便是極限并且是無法達到的極限。
不得不說旅行者一號的這趟旅程還真的很艱難同時也要更加漫長,通過這種方式飛出太陽系并不是那么容易!
其實存在這樣一種可能性,人類文明到最后或許都無法飛出太陽系,太陽系就像是一個大牢籠一樣,當然也足夠人類去探索!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