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1日(周五),以色列定居者在約旦河西岸北部拉姆安拉附近的辛吉勒鎮,殘忍毆打并殺害了一名美國公民。這名受害者年僅20多歲,其家屬和多個權利組織證實了該消息。
綜合華盛頓郵報、法新社7月12日報道,遭遇不幸的美國公民名為賽福拉·穆薩萊特(Sayfollah Musallet),他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州坦帕市。
他的家人告訴《華盛頓郵報》,穆薩萊特是被多名定居者圍毆致死。他的堂姐法特瑪·穆罕默德在社交媒體上透露,穆薩萊特此次回到巴勒斯坦,是為了探望當地的家人。
她說:“他們只是想回家看看,結果卻被活生生打死。”
另據巴勒斯坦衛生部通報,當地時間周五,另一名巴勒斯坦人穆罕默德·沙拉比(Mohammed Shalabi)也一同遭到襲擊,不幸中彈身亡。
一、美國的沉默和國際社會的譴責
本周六(7月12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向路透社表示,他們已注意到一名美國公民在約旦河西岸被殺的報道,但并未進一步透露細節,僅表示出于對家屬隱私的尊重,暫不發表更多評論。
美國的態度隨即引發輿論不滿,導致國內的憤怒情緒升溫。
美國伊斯蘭關系委員會(CAIR)對此事表達了強烈抗議,呼吁華盛頓采取行動,為穆薩萊特的死亡追究責任。CAIR副主任愛德華·艾哈邁德·米切爾(Edward Ahmed Mitchell)表示,美國對以色列暴行的長期縱容使得類似事件一再發生。
他質問:“如果特朗普總統連在美國公民被以色列殺害時都不能優先考慮美國利益,那這個政府完全可以被稱為‘以色列優先’政府。”
中東問題研究所(IMEU)也發表聲明,強調以色列定居者近年來對巴勒斯坦人的暴力襲擊愈發頻繁,而以色列軍方和政府對此不僅視而不見,還直接提供支持。
該組織在聲明中寫道:“美國有法律和道義上的責任阻止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種族暴力,但它卻選擇繼續為這種暴行提供資金和支持。”
二、以色列軍方回應
以色列軍方對辛吉勒事件的回應依舊是熟悉的套路。軍方聲稱,事件的起因是巴勒斯坦人向一輛以色列車輛投擲石塊,隨后雙方發生了“暴力沖突”。
根據以軍的說法,沖突中還伴隨著破壞財產、縱火和肢體沖突。但事實卻是,以色列對定居者暴力行為的“調查”幾乎從未產生任何實質性后果。
自2023年10月加沙戰爭爆發以來,以色列定居者的攻擊性愈發猖獗。他們肆意燒毀巴勒斯坦人的房屋和車輛,襲擊村莊和社區,這種行為有時被形容為“暴民屠殺”。
數據統計顯示,以軍已在西岸造成至少九名美國公民死亡,其中包括著名半島電視臺記者希琳·阿布·阿克利赫(Shireen Abu Akleh),但至今沒有任何一起案件被追究刑事責任。
聯合國及多個人權組織也早已將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的定居點定性為違反國際法的行為,認為這是以色列用來驅逐巴勒斯坦人的戰略手段。法國和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今年也對暴力定居者實施了制裁。
截至目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已導致至少57762名巴勒斯坦人遇難,許多國際權利組織將其描述為種族滅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