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成績和排名真沒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另一件事。
家長到底要養出什么樣的孩子?最重要的是養育孩子的人格和自我,讓孩子擁有飽滿又強大的精神,這才是根本。
很多家長用盡全力讓孩子考高分,好像高分就能證明孩子很強,其他都不重要。
但是這樣的孩子,一旦高分有落差就容易崩潰。就好比有些考進北大的學生,進北大前全靠高分支撐自己,到了北大后才發現比自己聰明的人太多了,有些課程考不到高分,整個人就很容易崩塌。
這是因為他全靠成績的外殼支撐著,內核早就沒能量了,外殼碎了,人就容易垮掉。
怎樣才能讓孩子的精神強大?有一個重要的點:1-3 歲的孩子,特別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和感覺,去掌握吃喝拉撒睡玩這些事。
舉例:1歲剛會走路的孩子,看到眼前有個玩具,想自己拿,走路跌跌撞撞,摔倒了爬起來,終于拿到玩具了,會產生“我可以”的感受,這就是自我效能感。
同時,孩子也會明白 “跌倒了再爬起來”,挫折商就是這么形成的。
慢慢地,孩子會覺得:生活中的基本事,都能靠自己的努力和感覺實現,這能幫孩子建立強大的信心,3 歲前是低成本的練習期,家長要抓住。
孩子再長大些,別讓他只盯著學習成績,一個班 60 個孩子,如果只認前三名,其他孩子都成了 “失敗者”,就算你家孩子成績好,萬一一次考砸了呢?
其實,孩子想做家務、幫忙做飯、做手工,這些都是淬煉精神的機會。
讓孩子多做些事,在各種嘗試中確認 “我能行”,按自己的感覺活著,精神會越來越強,成長也會更輕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