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每日幸運簽#
7月13日,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總裁德米特里耶夫在社交平臺發文,直指歐盟在馮德萊恩領導下面臨的困境:美國30%的關稅、天價能源成本、窒息的官僚主義,這些加起來正導致歐盟去工業化和衰退,再加上失控的移民、審查制度、疲軟的資本市場和創紀錄的青年失業率,問題一堆接一堆。
這話不是空穴來風。前一天,美國已經放話,從8月1日起對歐盟商品征收30%關稅,之前的行業關稅還繼續有效,甚至放言如果歐盟敢提高對美關稅,美國就會在30%的基礎上再加碼。這對歐盟企業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要知道,歐盟和美國貿易往來密切,很多歐洲企業的產品依賴美國市場,這么高的關稅加下來,成本飆升,要么失去價格優勢,要么就得虧本賣,日子肯定不好過。
能源成本更是歐盟的老難題。之前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俄烏沖突后,為了所謂的“安全”,轉向其他渠道,能源價格一路飆漲。對制造業來說,能源是命脈,鋼鐵、化工這些行業耗能量大,成本漲得離譜,不少企業只能減產甚至搬到能源便宜的地方去。德國巴斯夫就關閉了本土部分工廠,把產能轉移到了中國,這種情況不是個例,越來越多企業離開,可不就是去工業化么。
再看官僚主義,歐盟的法規復雜又繁瑣。企業辦個事,要過好幾層審批,合規成本高得嚇人。有老板吐槽,光是為了符合環保、勞工這些規定,每年就得花掉一大筆錢,還得專門雇人盯著政策變化,哪還有精力搞創新、擴生產。
有歐洲網友說:“馮德萊恩天天跟著美國跑,結果呢?美國反手就加關稅,能源貴得用不起,年輕人找不到工作,這樣下去,歐盟遲早散架。”也有美國網友覺得特朗普太狠:“對盟友下這么重的手,以后誰還敢信美國?”還有人對比說:“看看中國,招商引資簡化流程,能源供應穩定,企業愿意去,這就是差距。”
歐盟現在的狀況是內外交困。外部,美國為了自己利益,根本不管盟友死活,關稅大棒說揮就揮;內部,政策搖擺不定,能源戰略失誤,加上官僚體系拖累,經濟活力越來越差。青年失業率高,意味著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移民問題處理不好,又會激化矛盾,這些問題纏在一起,衰退恐怕很難避免。
說到底,歐盟的困境,既是外部壓力的結果,也是自身決策失誤的代價。如果不能擺脫對美國的過度依賴,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子,去工業化和衰退的陰影,恐怕還會籠罩更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