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lián)邦水文研究所與荷蘭三角洲研究院近日聯(lián)合發(fā)布的研究顯示,受氣候變化影響,萊茵河水溫正持續(xù)上升,預計到本世紀末,其年平均水溫與1990年至2010年這一基準期相比,可能將上升2.9至4.2攝氏度。
該研究基于聯(lián)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設定的高二氧化碳排放情景,由聯(lián)邦水文研究所、三角洲研究院以及萊茵河沿岸各國的專家共同建模計算。模擬結果顯示,到本世紀中葉,萊茵河水溫將上升1.1至1.8攝氏度;到2100年,其年平均水溫升幅甚至可能達到4.2攝氏度。
這意味著到本世紀末,萊茵河干流水溫低于10攝氏度的天數將從目前的每年170天減少至104天;水溫高于21.5攝氏度的天數將大幅增加,從目前的平均每年32天增至每年106天;而在這106天中,將有幾乎50天水溫高于25攝氏度,甚至達到28攝氏度甚至更高。
研究指出,根據對1978年至2023年歷史測量數據的評估,萊茵河的升溫趨勢已非常明顯,尤其在德國卡爾斯魯厄以南地區(qū)。
參與該研究的聯(lián)邦水文研究所生物學家塔尼婭·貝格菲爾德·維德曼說:“水溫上升正顯著影響著萊茵河的生存條件,如果關鍵溫度閾值長時間被突破,可能會導致生態(tài)損害。”
研究強調,在萊茵河小支流中,還可通過恢復河岸森林等方式來控制水溫上升,但在萊茵河的大型支流及干流河段,相關措施的落實難度更大。如果水溫超過臨界值,主管部門可能被迫對用水進行限制,包括工業(yè)和農業(yè)用水等,這可能引發(fā)用水沖突并帶來經濟困難。因此各國必須進一步加強已經開展的相關工作,與依賴水資源的用戶協(xié)商,以實現經濟合理的水資源利用。
(來源: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