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在馬謖之前,諸葛亮以知人善任為名,他推薦給劉備的龐統、蔣琬,都算是社稷之臣,沒有讓諸葛亮失望。
馬謖也確實有些才華,諸葛亮平南中時,馬謖提出的“攻心為上,攻城為下”計策被采納,讓諸葛亮成功平定南中。
更何況,劉備之前看人識人就不咋地,他任用廖立當長沙太守,結果長沙丟了,任用郝普當零陵太守,結果零陵丟了,任用糜芳當南郡太守,結果投了,任用傅士仁守公安,結果也投了,任用劉封孟達守上三郡,結果上三郡丟了。關羽失荊州不是用人的問題,就不說了。這樣看來,劉備看人的能力很一般。
有了這些經驗,諸葛亮自認為沒有看走眼,所以才把劉備的囑咐忘的一干二凈,對馬謖大加任用。
諸葛亮這是犯了經驗主義錯誤。
再說了,先主才和馬謖相處多長時間,未必就真的了解馬謖,諸葛亮可是時不時的就和馬謖徹夜長談,討論軍事謀略。
能夠跟諸葛丞相秉燭夜談的人,再怎么著也不會太差吧。想想看,讓我們普通人跟諸葛丞相徹夜長談,以我們的專業,能跟諸葛亮談什么?兵法?政略?歷史?文學?發明創造?怕是接不了丞相的話茬。
街亭之戰前的馬謖,起碼沒有表現出不可大用的地方,這才讓諸葛亮對其能力放心。
除了能力之外,馬謖還是自己人。
馬謖也是荊州派,在荊州的時候就跟了劉備,馬謖的大哥馬良深受劉備信任,跟諸葛亮也關系匪淺,馬謖屬于荊州派的親信。從人情的角度來講,重用馬謖也不為過。
馬謖既占了“任人唯賢”,也占了“任人唯親”,諸葛丞相這才力排眾議,拔擢馬謖為北伐前鋒。
當時軍中很多人都推薦久經戰場、經驗豐富的老將魏延、吳懿,但諸葛亮有他的想法,這一戰要求穩不求快,魏延固然經久沙場,但為人急躁,好出奇謀,弄不好他會率兵棄街亭,直接打進關中去。吳懿在北伐之前,并沒有多少大戰指揮經驗,只不過是皇親國戚,諸葛亮才帶著他,諸葛亮也不敢大用他。
諸葛亮想趁此機會鍛煉新人,提拔親信。但諸葛亮對馬謖也不是十分放心,他在派馬謖鎮守街亭前,甚至把詳細的防守方案做了出來,讓馬謖當道扎營,多置鹿角陷阱,還給馬謖派了個老成持重的王平。這其實就是一場開卷考試,只要照著丞相的答案抄就行,但誰能想到馬謖喜歡臨場發揮,居然自己編答案,結果被張郃打的全軍潰敗。
馬謖人品還不行,居然臨陣脫逃,讓諸葛亮失望透頂。
諸葛亮雖然看走了眼,但也是殺伐果斷,雷厲風行,他沒有徇私枉法,直接將馬謖逮捕入獄,擇期問斬。
諸葛亮的治蜀方針是“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意思是如果你能為蜀漢盡忠立功,即使是仇人也要獎賞,如果你犯法懈怠,即使是親屬也要處罰。
諸葛亮殺馬謖是及時止損,也是維護公平原則。
聰明如諸葛丞相也有看走眼的時候,但縱觀諸葛亮一生,也就出現了這一次用人失誤。他任用的蔣琬、費祎、董允、姜維,都算得上人盡其才。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諸葛亮看錯了馬謖一次,也造成了第一次北伐的功虧一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