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農民夫婦在“貸款中介”的包裝下竟變成某糧食和儲備局工作人員,還獲批25萬元銀行貸款。7月13日,鄭州市公安局惠濟分局經偵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大隊成功破獲一起利用中介偽裝身份騙取銀行貸款的貸款詐騙案件,抓獲5名犯罪嫌疑人。
在日常警銀聯絡及開展防范宣傳過程中,該經偵大隊從鄭州某銀行惠濟支行獲取案件線索,該銀行在進行例行風控檢查時發現一筆25萬元貸款的貸款人資料涉嫌偽造,且未按照約定歸還貸款,給金融機構造成經濟損失。
該經偵大隊迅速組織開展調查。經查,犯罪嫌疑人趙某、李某夫妻兩人原本系普通農民,想通過做生意改變生活條件,但苦于手頭沒有存款,遂產生向銀行貸款的想法。但因趙某、李某自身條件并不具備銀行公信貸的貸款資格,且沒有還款能力,經多方努力仍無法取得貸款。后趙某、李某在朋友魏某的介紹下,認識了所謂“貸款中介”的邱某等3人。邱某等3人為趙某、李某偽造了任職收入證明、工資發放銀行流水、公積金繳納證明、房產證等虛假資料,并讓趙某、李某在與銀行面談時聲稱自己是某糧食和儲備局工作人員。在“貸款中介”的操作下,趙某、李某成功申請到了25萬元的銀行貸款。貸款資金發放后,“貸款中介”以收取中介費為名瓜分了15萬元,然后便銷聲匿跡,趙某、李某只拿到了10萬元,并需要承擔25萬元的還貸責任。
經公安機關依法調查,趙某、李某及邱某等3人為騙取銀行貸款,偽造貸款人身份,編造虛假貸款資料,向銀行申請貸款并拒不歸還,涉嫌貸款詐騙罪。目前,警方已經對上述5名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公安機關提醒
誠實守信是人之根本,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需要籌集資金時,一定要結合自身經濟實力,通過合法途徑正規渠道籌集資金,非法牟利遲早要承擔法律責任。
(河南法治報記者 張杰 通訊員 邢學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