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涇陽尋茶脈,實踐綻芳華”實踐團走進涇陽博物館,通過參觀出土文物展區與孔子大成殿,構建“歷史追溯+文化浸潤”的雙軌育人模式,引導青年學子在歷史與思想的對話中增強文化自信,厚植家國情懷。
博物館合影
在博物館考古展廳,講解員以周秦漢唐到宋元明清為時間軸線,系統介紹了涇陽地區出土的青銅禮器、陶俑、古錢幣等珍貴文物。在西周青銅鼎前,實踐團成員深刻感受到“禮治”文化對中華文明的深遠影響。
感歷史留痕
觀青銅之韻
莊嚴肅穆的大成殿內,供奉著至圣先師孔子及復圣顏回、宗圣曾參、述圣子思、亞圣孟子四位杰出弟子的雕塑。講解員闡釋了他們安貧樂道、修身自省、承繼發展、民本仁政的思想精髓。特別令人動容的是孔子弟子閔損(閔子騫)“蘆衣順母”的故事,生動詮釋了儒家“孝悌”精神——孝悌為先、顧全大局、責任擔當。
悟儒學精神
實踐團指導老師李恒在現場指出:“同學們不僅領略了千年文脈,更在歷史遺跡中堅定了文化自信,在圣賢典范前體悟了家國擔當。” 此次涇陽博物館之行,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尋根,更是一次思想的淬煉。
供稿人:李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