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云:“修行三年,口出狂言;再學三年,不敢妄言;又學三年,沉默寡言;再過三年,無需多言。”
我是半路上道,通過讀書寫作,走上修行之路,今年剛好經歷12年一輪回,回頭看這句話,大體是符合的。
剛去西安時,對終南山修行人無比向往,道觀寺廟,多遠都會過去拜訪,微博抖音上也關注各種各樣的修行人,十幾年下來,最終祛魅了。
修行人也是人,除了少數已經通關的,剩下大多數和世俗人沒太大的區別,唯一的不同,是他們的認知更超脫一點,三觀更超前一些,該有的煩惱,該經歷的曲折,一樣都不會少。
最關鍵是,每個人走的修行之路,是不一樣的。
傳統的是進入體制內,走宗門體系;民間的是師徒傳承;少數是天賦秉異的散修;我是無拘無束的野修。
野,不是撒潑蠻橫之野,而是在野,不受傳統規矩束縛,不被宗門制度規范,不按常理出牌,傳統眼中的野路子,隨機而動,順意而發,神來一筆,自力更生,自渡自修。
按照自己的喜好,我沒有選擇遠離人群的深山老林,而是在有人間煙火氣的地方生活。
工作、生活、人和人交互本身,即是修行。遇到任何人,發生任何事,我能做到不拒,不執,就是一種自律和心性的磨礪。
很多時候,我發現修行是逆人性的。
修行要克服惰性,早睡早起;修行要克服恐懼,不怕失去,不憂自己;修行要克服人性的貪念,嗔心,以及種種;做到寵辱不驚,得失不計,是非不沾。
我沒有100%做到,但八九不離十。有時候累了,受挫了,我會躺平,睡上幾天幾夜,通過睡覺調整自己。別人無端指責,我有些疑惑,但不像以前那樣在意;別人不理解我,我也不再解釋,而是尊重對方的觀點,不再卷入口舌之爭和觀點之戰。
十幾年的修行,我沒有得到什么,在世俗的眼中,我反而是失去。失去了職場的高薪工作,失去了穩定的收入,失去了爭名奪利之心,失去了養兒育女的最佳時機……我得到了無,無恐,無懼,無憂,無慮。
我對工作的高低貴賤,不再執著,合適自己的,就去做,不合適的,就離開。
我對感情的恩怨對錯,不再糾結,三觀一致,感到舒服,那就順其自然相處。
我對人情的冷暖得失,不再在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軌跡,聚散離合隨自然。
我喜歡鮮花,就去斗南轉轉;我喜歡書籍,就去書店逛逛;我喜歡人氣,就去夜市走走;我喜歡清靜,就去滇池看看;我喜歡獨處,就在家讀書,寫作;我不夠錢用,又不想接亂七八糟的廣告,就去找份工作。
對修行祛魅以后,我發現:
修行,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以及不喜歡,但應該做的事;心平氣和地,應接一切事情發生。
本文選自:易瑾還的新書《云游》,合作出版事宜,請聯系yijinhuan999@qq.com
作者簡介
名:易瑾還
字:潤和
號:還元子
公眾號/頭條號:易瑾還
獨立創作者。
創作風格獨樹一幟,自成一派。
野生修道人。無門無派,逍遙自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