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播州,晚風輕拂,草木在暮色中舒展枝葉。一場“悅聽遵義·播州民星匯”音樂活動,悄然喚醒了這座鄉愁之城的藝術熱情。自今年5月起,這項由播州區文化旅游局主辦的群眾文化品牌活動,每周五晚都在城區南白公園溫情唱響。
草地上,一方簡易的舞臺籠罩在暖黃的燈光里。觀眾或席地而坐,或倚樹聆聽,亦有手持熒光棒者,隨旋律輕輕搖曳。
當《阿佤人民唱新歌》的前奏自葫蘆絲中流淌而出,吹奏者指尖起落間,醇厚的低音與清亮的高音交織纏繞,仿佛將南白公園的暮色也浸潤得格外溫柔。表演者竹管中傾瀉的,不僅是悠揚的旋律,更彌漫著邊疆山野的蓬勃生機。歌聲伴著葫蘆絲的余韻緩緩漾開:“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鑼,阿佤唱新歌……”
以《阿佤人民唱新歌》開場,宛如在夏夜的草地上播撒下一把溫熱的火種,將飽滿的情感層層遞送。
登臺獻唱的音樂愛好者來自各行各業,有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有安享晚年的退休人員,也有正值韶華的學生,年齡跨度從9歲直至50余歲。從經典老歌到流行金曲,從民族唱腔到搖滾節奏,每一首都承載著獨特的情感與記憶。表演者陳如蘭選擇的《大魚》曲目,她坦言:“初次在影院聆聽這首歌,‘怕你飛遠去,怕你離我而去’這句便直抵心扉。選擇它,不僅想唱給同樣牽掛著孩子的父母,也想獻給所有在成長中學會放手的人——那些深藏心底的柔軟,原來能被一首歌如此溫柔地托起。”
“播州民星匯”打破了傳統舞臺的界限,將藝術悄然融入日常圖景。到場的聽眾中,有攜子同樂的父母,有甜蜜依偎的情侶,亦有攜手相伴的老夫婦。帶著孩子前來的父親張余分享道:“平日總覺陪伴孩子的時間有限,聽聞這里有音樂會,便趁著周末帶他過來。就這樣并肩而坐,靜靜聆聽,心中倍感溫馨。”
對市民而言,“播州民星匯”不僅是一場音樂的聚會,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延展。有觀眾由衷感慨道:“格外喜歡這里的氛圍,年輕人的活力與長輩的沉穩交織,音樂仿佛成了不同世代間最自然的共同語言。”
當《山楂樹》的吉他前奏在夜色中響起,如同點燃了一捧陳年的炭火,溫暖而懷舊。現場觀眾輕和著節拍,仿佛赴一場青春之約。“那茂密的山楂樹呀,白花滿樹開放……”
“這旋律一響起,眼前便浮現泛黃的老照片。年輕時只覺得‘親愛的山楂樹呀,你為何要悲傷’寫得太過纏綿,如今才懂得,那含蓄字句下涌動的,是深藏的熱烈。”聽眾魏先生如是說。
“悅聽遵義·播州民星匯”正逐漸成為播州區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活動依托“一周一唱”“一周一主題”的模式,深度融匯音樂與文旅資源,不斷豐盈市民的文化生活。下一步,“播州民星匯”將持續向市民發出誠摯邀約,廣納更多民間音樂愛好者參與其中,真正實現全民同樂、全城共響。
播州區文化旅游局局長李雪表示:“音樂絕非表演者的獨白,而是全體市民的心靈共鳴。文旅部門將積極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將公共文化活動送到群眾家門口、融入百姓心坎里,讓人民群眾的生活既充滿‘煙火氣’,也浸潤‘文化味兒’。”
全媒記者 蔡城池
來源:微播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