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有小意外:倒垃圾被生銹鐵皮劃破手、跑步摔跤蹭破膝蓋、削水果不小心劃到手……這時候很多人都會糾結:“要不要打破傷風針?不打會不會出事?”別慌,今天就當一回“破傷風偵探”,帶你把這事徹底搞明白!
先搞懂這個“怕氧小壞蛋”是誰
讓我們擔驚受怕的“罪魁禍首”是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破傷風桿菌)。這家伙特別“怕光怕氧”,喜歡躲在土壤、灰塵、動物糞便這些缺氧的角落里“潛伏”。要是人體出現又深又窄的傷口(比如被釘子扎傷),或者傷口被泥土、糞便污染,就相當于給它開了個“無氧VIP包間”!
在這個“包間”里,它會瘋狂繁殖并釋放痙攣毒素,就像“神經搗亂分子”,專門讓肌肉不受控制地抽搐,嚴重時連呼吸肌都會痙攣,分分鐘威脅生命!所以搞懂它的“作案手法”,我們才能見招拆招~
科學判斷:到底要不要打針?
要不要打破傷風針(其實是指破傷風疫苗加強針或被動免疫制劑),可不是拍腦袋決定的,得從傷口情況和疫苗接種史這兩個關鍵點入手:
傷口類型:先看風險等級
高風險傷口(重點警惕!):簡直是破傷風桿菌的“五星酒店”,比如:
- 被生銹釘子、木刺扎傷,傷口深窄易缺氧
- 在工地、農田受傷,傷口沾了泥土、糞便、唾液
- 傷口里有玻璃渣、木屑等異物或壞死組織
- 大面積燒傷、凍傷、動物咬傷或火器傷
- 傷口因缺血、感染導致局部組織壞死
中低風險傷口(也別大意!):像輕微擦傷、表淺割傷(比如紙劃破手),傷口淺、污染輕。但如果處理不當(比如不消毒感染了),也可能“升級”成高風險!
疫苗接種史:決定處理的“指南針”
- 已完成基礎免疫(打夠3針百白破/白破疫苗):
- 最后1針在5年內:所有外傷后,無需補打疫苗及被動免疫制劑(破傷風抗毒素或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
- 最后1針在5-10年之間:低風險傷口無需打疫苗及被動免疫制劑,高風險傷口建議補1針疫苗;
- 最后1針超過10年:所有外傷者必須補1針疫苗!
- 未完成基礎免疫(打不夠3針)或不記得打過沒:
- 任何傷口都要先打1針疫苗,啟動免疫程序
- 中低風險傷口:通常不用打被動免疫制劑,但要按時打完后續疫苗
- 高風險傷口:必須在打疫苗的同時,24小時內打被動免疫制劑!
兩種“緊急保護針”怎么選?
當醫生說要打被動免疫制劑時(主要用于高風險傷口且免疫不全的情況),可能會遇到這兩種選擇:
破傷風抗毒素(TAT)
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TIG)
價格便宜,從馬血清提取
從人血漿提取,安全性高
需要先做皮試,過敏風險高(可能休克)
不用皮試,過敏風險極低
皮試陽性需脫敏注射,過程有風險
價格較高,可能供應緊張
藥師建議:優先選TIG(尤其過敏體質、兒童),安全不用皮試;如果買不到或經濟限制,TAT皮試陰性可在專業醫護人員監護下使用。注意:這些針只能管短期(TAT約7-10天,TIG約28天),長期保護還得靠疫苗!
受傷后正確處理流程:記住“黃金三步”
01、徹底沖洗:
受傷后馬上用流動自來水沖傷口至少15分鐘,沖走臟東西和細菌
02、輕柔清潔:
傷口臟的話,用生理鹽水或稀釋碘伏輕輕擦,別用純酒精、雙氧水直接沖傷口內部
03、切勿亂涂:
千萬別往傷口上抹泥土、牙膏、醬油、草藥粉!只會增加感染風險!
及時就醫更關鍵!只要傷口有破傷風風險(尤其是高風險或不記得疫苗史),24小時內趕緊去醫院!醫生會根據傷口情況、接種記錄、過敏史等,給出最科學的方案(要不要清創、打哪種針)。
核心要點速記表
- 破傷風桿菌:厭氧“潛伏者”,愛躲深窄污染傷口
- 是否打針:看傷口風險+疫苗史,分情況處理
- 受傷處理:立即沖洗→清潔→就醫,別亂涂東西!
記住這幾點,以后受傷不慌!科學防護才是硬道理,有疑問一定要問醫生或藥師哦~
審稿專家: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 副主任藥師 楊萍
作者: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 藥師 熊安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