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愛爾眼科醫院視光及小兒眼病科傳來喜訊,楊秋艷主任帶領團隊成功為 37 歲的鄧女士完成知覺性外斜視矯正手術,幫助她擺脫多年困擾,恢復正常眼位。
四年前,鄧女士發現自己眼睛出現向外偏斜的癥狀,起初并未在意,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病情愈發嚴重。為尋求專業治療,2025 年 5 月,鄧女士來到南昌愛爾眼科醫院就診。經全面視力檢查顯示,鄧女士右眼裸眼視力僅 0.15,佩戴眼鏡(+3.00DS/-3.00DC×5°)后矯正視力為 0.25;左眼裸眼視力 0.4,戴鏡(+2.75DS/-2.00DC×170°)矯正視力為 0.6。無論是在 33cm 近距離視物,還是 5m 遠距離觀察,眼位均向外偏斜 75 三棱鏡度,且雙眼二級、三級視功能已被嚴重破壞。結合各項檢查結果,鄧女士被確診為知覺性外斜視、雙眼弱視以及雙眼屈光不正。
完善術前檢查及準備后,楊秋艷主任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為鄧女士制定了精準的手術方案,實施雙眼外直肌后徙 6.5mm、右眼內直肌縮短 6mm 的手術。手術過程十分順利,術后鄧女士的眼位恢復正常,困擾她多年的外斜視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楊秋艷主任介紹,知覺性外斜視曾被稱為廢用性外斜視、視力不良性外斜視,是因單眼視力不良、視覺障礙(包括弱視、屈光參差、角膜病、白內障等原發性知覺缺陷)致使雙眼融合視功能受損或喪失,從而引發的恒定性、單眼性外斜視。該病癥具有明顯特征:雙眼視力差異顯著,患者習慣用視力較好的眼睛注視,斜視固定在視力不佳的知覺障礙眼;通常能找到導致視力不良的病因;斜視角會逐漸增大;偏斜為單側性,多發生于弱視眼,受累眼呈現恒定性外斜視,目前手術是主要治療手段。
針對鄧女士的情況,楊秋艷主任特別強調,術后不僅要堅持佩戴眼鏡,更要積極治療弱視,通過科學的弱視訓練等方式,鞏固斜視手術效果,降低斜視復發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