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空軍換裝24架殲10CE戰機,以色列中東制空霸權被打破,網友直呼中東要變天了。
風武談注意到,從去年珠海航展到今年春節后的中埃“文明之鷹”軍演活動等,特別是5·7印巴空戰中殲10CE戰機的一戰封神,埃及對中系殲10CE戰機,從喜愛到完全信服,從訂購到正式換裝,充分說明,在中東地區以色列曾經憑借美國版F35戰機以及其他武器所建立的制空權優勢,正在一步步崩塌。
疊加近日已經正式啟用的紅旗9-BE防空系統,埃及的防空能力顯著增強;同時,近期還傳出伊朗也要采購中系殲10CE戰機等消息,中東區域以色列一家獨大獨強的制空能力,隨著越來越多國家采購和列裝中系殲10CE戰機、紅旗9-BE防空導彈、預警機等,未來以色列的空襲戰力將大打折扣,被眾多先進的中系裝備進行超視距打擊,就將成為以色列的一大噩夢。
大家都知道,埃及和以色列一直因為領土爭端等問題,曾經斷斷續續打了幾十年的仗,其他各類小規模沖突更是時不時來一下,兩國多年來一直勢同水火。
比如,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背靠著美國的強大支持,以色列憑借先進的F35戰機等裝備,當時把埃及打得很慘,并直接占領了埃及的西奈半島地區。
再比如,1973年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聯合敘利亞一起打以色列,埃及與敘利亞雙方聯手,兩國相繼從南北方同時進攻以色列,但以色列在美國的幫助下,再次對埃及和敘利亞實施了反擊,埃及不但沒贏回去,反把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全丟了。
不久,美國為了維護自己在中東的利益不受損,也不希望埃及和以色列把事情搞大,就出來調停止戰,于是在1979年時候美國充當和事佬,并促成埃及與以色列簽署《戴維營協議》,最后兩國就處于停戰狀態。
可是,“戰爭狂人”以色列,為了實現自己的“大以色列計劃”,1979年以后,雖然沒有再跟埃及發生戰爭,但它轉頭就把戰火傾瀉到敘利亞、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以及最近6月的伊朗身上,這些國家一度都被以色列打得慘不忍睹。
例如,敘利亞政權都被打崩了而換了新的親美勢力上臺、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現在還處于以色列的炮火襲擊之中、伊朗上月也被以色列斬首和喪失了空防等,一些國家的領土主權都已經不能自主,譬如,在6月的伊以沖突中,以色列直接把戰機部署在敘利亞的領土上,從這里起飛直接去空襲伊朗,然后飛回敘利亞加油再戰,可見以色列的囂張。
并且,在6月上旬的伊以沖突中,以色列還借助F35的優勢,在拉胯的伊朗防空能力面前,一度在德黑蘭上空肆意飛越和空襲,這一切都增加了埃及的危機感和緊迫感。
因為埃及知道,如果沒有先進戰機和防空系統的加持,說不定哪天以色列這個戰爭瘋子,又會對自己發動空襲等,如果不進行充分有效的準備和安排,到時被以色列碾壓的慘痛教訓又將重演。
而且,以色列和埃及靠得太近,兩者間的距離只有600公里左右,戰機或導彈到達埃及區域都非常容易,如果以色列想要從西奈半島空襲埃及,那么最遠的距離大約為250公里,由此就可以看出,埃及防備以色列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為何埃及要最終采購中方的殲10CE戰機呢?
據風武談觀察,主要原因有三,如下:
其一,中埃雙方數十年來的互信基礎,疊加中方軍備銷售無政治條件附加下的結果
據報道,中埃兩國在軍事領域的合作是有歷史淵源的,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有戰機的貿易往來,到了90年代,埃及空軍采購了80余架K8教練機,當時咱們還出口了一條生產線,讓埃及本土具備了自行組裝能力。2014年以后,埃及開始列裝翼龍1系列察打一體無人機,目前埃及是該型無人機的最大海外用戶之一。
東大早就多次明確,中方裝備的購買不會附加其他政治條件,加上多年來的信任基礎等,埃及積極采購殲10CE戰機和紅旗9-BE防空導彈等,就有了一個相對非常堅實的基礎,這點無需多言了。
其二,埃及空軍的現實戰力,讓埃及十分頭痛。
據悉,經有關數據顯示,埃及空軍看似裝備不少,實際上由于設備陳舊、維護類零部件和導彈被美法卡脖子、俄羅斯交付不到位等各類問題,目前埃及現存的各類戰機或導彈等,其真實戰力十分的尷尬和拉胯。
據有關報道,當前,埃及空軍共裝備1100架軍機,其中能夠參戰的戰斗機為475架,其中F16戰機為228架,F4E戰機有343架,幻影2000裝備了18架,至于俄制的米格21戰機則有113架,其中,343架F4E早就過時了。
在數據上看,好像挺多的、像那么回事,但是,真正仔細來梳理一下,那就會有一種相當于一堆“廢銅爛鐵”的感覺在里面。
例如,F16戰機無法從美國得到零部件,因此228架F16戰機已經出現了年久失修的情況,基本上就廢了,不就是一堆廢鐵嗎?更讓埃及難以接受的是,美國死活不給配AIM-120導彈(射程180公里),只能裝載射程70公里的老古董AIM-7,這哪是戰機,而淪為一批缺胳膊少腿、能否飛上天和只能近距離打擊的“廢材”了,埃及還能有什么信心。
期間,以前,埃及也不是沒有想過辦法去替換美國F16戰機,在2015年的時候,埃及就斥巨資59億美元,從法國引進了54架“陣風”戰機?,但由于法國多次在這筆軍售合同上搞小動作,以至于埃及至今都沒能全部接收這54架陣風戰機。
當時,法國跟美國佬一樣,在導彈的配置上也玩起了花招——法國對埃及“陣風”戰機的限制更為苛刻,僅提供射程50公里的“米卡”導彈,而拒絕出口射程達150公里的“流星”導彈,直接給了一個閹割版導彈,打起來比殲10CE短了90公里射程。
此外,先前與俄羅斯談的蘇35戰機的事兒,由于美西方的相關阻擾和俄羅斯的產能限制等,其采購事宜早就黃了,屢屢受挫之后,埃及空軍憋了一肚子火,只能另找辦法。
天無絕人之路。不久,就迎來了新的轉機和曙光,而令埃及一掃多年來的心頭陰霾。
2024年8月前,埃及軍方就欣喜接到了中方邀請他們來珠海參加航展的消息,在仔細觀摩和體驗之后,中埃兩國當時就簽署了引進殲10CE戰機的合同。
根據網上曝出的消息可以看到,埃及與中國簽訂的殲10CE戰機合同中,原計劃是采購48架殲10CE及配套導彈,但由于國際局勢和產能的問題,我國在2025年2月時,向埃及交付了首批24架殲10CE戰機,并計劃逐步替代年久失修的F16戰機,一舉就成為了埃及空軍的主力和有效爭奪制空權的重點火力。
畢竟印巴空戰中,巴基斯坦6比0的巨大戰果,那都是最具說服力的客觀證據,這下埃及空軍也就自然信心十足了。
未來48架整體列裝后,加上已經正式啟用的紅旗9-BE防空導彈、及其配備的預警機等,接下來以色列在啟動戰機前就得好好想一想,敢不敢飛越埃及邊境了。
其三,殲10CE戰機的眾多優異性能,讓以色列和F35都膽寒。
公開資料顯示,殲10CE作為一款三代半戰機,在動力上搭載了渦扇10B發動機,最大作戰半徑可達1200公里,這個距離完全可以覆蓋以色列重要城市,尤其是戰機裝備的有緣相控陣雷達,更是能夠同時追蹤15個目標,并配合霹靂15E空空導彈來對敵方軍機進行震懾。
同時,在其他方面還有:
殲10CE戰機,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和PL-15E導彈,形成“150公里外先敵發現、先敵開火”的能力。珠海航展數據顯示,PL-15E的不可逃逸區達80公里,遠超以色列現役AIM-120C5的40公里。
對于長期受制于西方武器出口管制的埃及而言,中國方案提供了“無附加條件的技術解放”。
埃及現有F-16的AN/APG-68雷達對戰斗機目標的探測距離約120公里,而殲-10CE的AESA雷達探測距離超過200公里,配合PL-15E的145公里射程(外貿版數據),可在以色列F-16I的AIM-120C5(射程105公里)射程外發起攻擊。
即便面對F-35I,殲-10CE的雷達也可在50-70公里距離上發現隱身目標,而PL-15E的主動雷達制導模式無需載機持續照射,大幅提升生存概率。
除了以上這些戰機或導彈方面的優勢之外,事實上,還有一點是更加令以色列睡不著覺的地方是,中系裝備的體系化作戰體系——“A鎖B射C導”模式,這已經在“文明之鷹”軍演和印巴空戰全部展示過了,埃及自然是清楚的。
畢竟埃及,曾經和印度差不多,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各類武器一大堆,基本也沒有什么數據兼容和統合的思路,也是一個典型的拼湊思維,而反觀以色列,基本是以美式裝備為主,如果再加上衛星導航等技術手段,在數據和信息整合方面,早就超越了單純的先進戰機這一些方面,也是一個系統作戰的模式,因此,埃及如果僅僅停留于個體化的先進裝備這個層面,其格局也會有限。
但是,春節的軍演和印巴空戰,必當已經給了埃及軍方更多更深的思考和體會,埃及絕對不會只局限于買點戰機和防空導彈之類的簡單思考,也必然會更多考慮如何有效實現中系體系化作戰效果的達成。
故而,風武談認為,埃及的上述軍購,其重點和“雄心”,必將會聚焦于中方獨特的“數據鏈整合+體系化協同”的全新作戰模式,換裝殲10CE戰機和紅旗9-BE導彈等,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會有更多的設備會令埃及割舍不掉,而逐步走上體系化作戰的道路。
這才是真正讓以色列等,防不勝防和頭痛的地方,而絕非戰機+導彈那么簡單。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成本和產能優勢,在這里就簡單提一下,埃及采購的48架殲-10CE總價約24億美元,單價僅5000萬美元,不到法國“陣風”(1.2億美元)的一半。
更關鍵的是,中國從簽約到交付首批戰機僅用半年,而法國交付24架“陣風”耗時5年;這種“中國速度”對急需換裝的埃及極具吸引力。
因為,埃及也不是一個富裕的國家,經濟實力也非常局促,而且還要求能快速到位和正式列裝等,眾多條件一綜合,中系裝備就成為了埃及的唯一選擇了。
最后,簡單小結一下,埃及換裝中國造殲10CE 戰機等的事件,表面上看是埃及采購中系裝備的事情,但實際上其背后揭示出了很多新的變化或趨勢。
據風武談觀察,埃及,過去“萬國造”的戰機及導彈等,在美西方和俄羅斯以前大行其道的時代,當下縱觀全球,類似于埃及情況的國家和案例,都比較普遍,這也不是中東地區的一個現象。
雖然,埃及和以色列,在區域上有“世仇”的客觀,但相同的情況,在其他區域就不存在嗎?
肯定會有。
埃及快速列裝和充實之后,以色列的囂張氣焰必然會有所收斂,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霸氣側漏了,這是肯定的。
不然,最近,以色列也不會直接急忙跳出來對伊朗要采購殲10CE 戰機喊話威脅了,這還是與其相距1400多公里的對手,現在盡在身側的埃及都更快速讓中方裝備殲10CE 戰機和紅旗9-BE導彈正式服役了,在250—600公里之間就能把以色列戰機等的動態看得一清二楚,你說以色列不會更加慌亂和焦慮嗎?它還敢輕易去入侵埃及的領空嗎?
近期,巴鐵、沙特、阿聯酋等,也在不斷采購中系裝備,對以色列和美國等,皆是一記嚴重的反制重拳。
在中東等相關區域,制空權的掌握和主導模式,已經在快速改變,美以所依賴的優勢,正在不斷減弱或喪失,近距離突破和遠距離空襲等,其難度會越來越大,其中,更嚴重的是,隨著更多中東等國家加入“中系裝備朋友圈”,往后,以色列的空間就會日益衰減,被圍毆的可能性會增大,以色列和美國在中東區域的戰略,就必將迎來更多的現實制約。
中東,要變天了。
最后,一言以蔽之:
曾經,美國以“升級F-16”為誘餌試圖阻止埃及采購殲-10CE,但拒絕解除導彈限制的做法已讓埃及十分不爽,彼時情景歷歷在目——當時,埃及有議員公開表示:“美國只想讓我們當以色列的‘安全緩沖帶’,而中國視我們為平等伙伴?!?/p>
買誰的設備更放心,不言而喻。
因此,整體上觀察,埃及空軍快速換裝殲-10CE,本質是一場“去殖民化”的軍事革命——通過中國技術擺脫西方控制,重塑國家安全自主權,其價值完全超越了簡單的武器采購。
總之,這些戰場沒有硝煙,卻可能比任何一場中東戰爭更深刻地改變地區格局。
當殲-10CE的雷達,在以色列身邊的不同區域,鎖定他們的F35戰機或地中海東岸目標時,中東的天空已不再是西方的獨角戲舞臺。
已經進入南亞、中亞和中東區域的中系先進裝備,也將不斷成為其他各類似國家軍備采購單上的首選。
選擇美西方設備,需要俯首稱臣和被隨時卡脖子,只要有點骨氣,自然不會下跪作揖。
俄羅斯深處戰火之中,技術斷代和產能衰減,且容易被西方干擾等,合約失效或遙遙無期就是俄方裝備的代名詞,變數太多,沒有巨大和堅強的心臟,根本接受不了。
中系裝備,基于平等互利、自愿自主、友好互助、為地區和世界持續和平努力之核心原則,疊加“全新的體系化作戰模式+培訓保養等長期化保姆類售后服務”,既能提供強大客觀戰力,又能及時保障設備有效運轉的真實需要等,對比之中,信誰、選誰、買誰和用誰,還用說嗎?
埃及案例,即為明證,它不同于巴鐵,更不同于伊朗等,更具有普遍性和現實性。
中東的天空不一樣了,全球性軍備格局也將快速迭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