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天咱這兒要遭“桑拿天”了,大日頭曬得地皮發燙。田里的玉米正拔節,水稻剛孕穗,最怕高溫天里“蒸桑拿”。平原種玉米的老鄉注意,葉片卷起來就是喊渴,得趕早趕晚澆水。
可別大中午澆地,冷水激熱根,苗兒容易打蔫兒。
山區種果樹的,樹冠下鋪點碎秸稈,既能保墑又能防土皮曬裂。老把式都說“旱天鋤地賽澆水”,趁早晚淺鋤松土,保準苗兒更精神。
湖區種水稻的,田里水層別太薄,留5厘米深護根降溫。要是趕上連續三天超35℃,噴點葉面肥,給稻葉補補“解渴藥”。
有人覺得土辦法過時,其實看云識天還是管用,西北天起黑云就得防突雨。但咱也得信科學,手機上的天氣預報每天瞅兩眼,心里更有譜。年輕的種地戶圖省事,想著等下雨再追肥,這可使不得。
高溫天肥料揮發快,提前埋點緩釋肥,苗兒慢慢吸收不燒根。
最怕的是夜里突然降溫,山坳里的菜地得備著舊薄膜,防“悶天轉冷”傷苗。前兩年鄰村老張沒留意,高溫后驟雨淋壞了西瓜,半畝地全打了水漂。
咱這兒的丘陵地,種紅薯的要翻藤斷氣根,別讓藤蔓跟薯塊搶養分。菜園子的辣椒茄子,搭個遮陽網擋擋毒日頭,比啥都強。有人問,畜禽咋辦?
圈舍得通風,水槽別斷水,加點淡鹽水防中暑。
老輩人用草木灰撒圈,既能吸濕又能殺菌,這土辦法咱得接著用。
最擔心的是連續高溫沒雨,機井供水夠不夠?村集體該提前檢修水泵了。去年抗旱時,好多地塊因為水管老化誤了事,今年可不能再犯迷糊。
咱種地靠天吃飯,但也得主動跟老天爺“較勁”,早防范少受災。不同地塊情況不同,山區防干旱,湖區防高溫逼熟,都得對癥下功夫。
天氣預報說,五天后可能有雷陣雨,可別等著雨來才準備,那會兒就晚了。玉米地的倒伏隱患,現在就得加固,水稻田的溝渠得清淤,保證排水暢。
我個人覺得,種地就像養孩子,得多上心,細節做好了收成才穩當。您家的莊稼啥長勢?
有沒有啥護苗的好法子?
歡迎在底下說說。最后再啰嗦一句:明后兩天趕緊動起來,檢查農具、備足農資,別等高溫來了抓瞎。記住嘍,莊稼不會說話,但咱得看懂它們的“求救信號”,早動手才是硬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