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農歷六月三十,老輩人最怕看見大日頭。村里種地的大爺常念叨,六月啥時候晴都行,就怕最后一天晴。
按老祖宗的說法,六月三十是晦日,宜雨不宜晴。
老話講“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六月多雨才利于莊稼。可要是今兒個大日頭高懸,預兆可不好。
農諺說“六月三十大日頭,四十五天無陰雨”,這話得信。四十五天差不多一個半月,正是莊稼長身子的時候。盛夏日頭毒,地里水分蒸發快,沒雨可咋整?
平原上的玉米正拔節,沒水葉子就得打蔫。山地里的紅薯藤蔓剛鋪開,旱久了塊根長不大。湖區種水稻的鄉親更愁,稻田干了可沒法灌漿。
老輩人觀察天象總結的經驗,咱不能不當回事。
雖說現在有天氣預報,可老講究里藏著智慧。
想想過去沒機器抽水,全靠老天爺賞雨,旱起來真要命。
現在雖說能澆水,可長時間沒雨,成本也高啊。您看那玉米葉子,要是卷成筒,就是缺水信號。紅薯地裂縫了,說明底下土干透了,得趕緊想辦法。
我個人覺得,老輩人的話是提醒咱提前防旱。別等地里冒煙了才動手,早準備才不慌。
平原地區有灌溉條件的,趕緊檢修水泵。山地沒法大水漫灌,試試挖淺溝鋪秸稈,保保墑。湖區鄉親注意,別光顧著防澇,旱起來也要抽水。
家里有噴灌設備的,該拿出來調試了。地膜覆蓋能減少蒸發,沒覆膜的地塊,松松土也行。
菜園子里的辣椒茄子,搭個防曬網,別讓日頭烤壞了。養雞養鴨的,圈舍里多放清水,畜禽也怕熱旱。
村里要是有集體蓄水池,趕緊查查水位夠不夠。跟鄰居嘮嘮,互相提醒著,別漏了哪塊地。
您說這老農諺準不準?反正多留個心眼沒壞處。
過去靠天吃飯,現在咱能主動抗旱,可別大意。秋糧收成咋樣,就看這陣子能不能挺過旱關。
玉米結棒子、水稻抽穗,都等著水呢,耽誤不得。要是今兒真晴了,從明天起就得行動起來。
檢查渠道有沒有堵的地方,趕緊疏通。聯系鎮上的農技站,問問有沒有抗旱補貼。家里勞動力少的,跟村里說說,互相搭把手。
地頭打機井的,趕緊看看出水夠不夠。咱種地的,最知道莊稼缺水啥后果,葉子黃了心尖疼。老輩人怕六月三十晴,怕的就是后面沒雨誤了農時。
現在科學種地,既要信老經驗,也要用新辦法。您瞧,天氣預報說明后天可能有云,要是能來場透雨最好。可萬一不來,咱的抗旱措施就得跟上。
不同地塊情況不同,得琢磨適合自己的法子。平原大田靠灌溉,山地小地塊靠保墑,湖區靠抽水。總之,別等旱情來了才著急,提前準備才是硬道理。
這天氣對莊稼的影響,一環扣一環,馬虎不得。秋糧能不能豐收,就看咱能不能應對好這場可能的旱情。
鄉親們,該動手的趕緊動手,別讓大日頭難住咱。
把灌溉設備備齊,把保水措施做好,心里才踏實。
關于六月三十晴的說法,您那兒有啥不一樣的講究?歡迎留言說說,大家互相取取經,一起把地種好。記住了,種地靠天時,更靠咱自己用心,旱情不怕,就怕不動。
只要咱早準備、勤動手,再大的日頭也難不倒咱秋糧豐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