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堰鎮建農村的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順利完工,484.67畝農田煥然一新。
走進建農村的高標準農田改造區,一眼望去,田塊整齊劃一,田間道路寬闊平整,新修建的泵房和地下管網讓灌溉更加智能高效。“以前這塊地高低不平,澆水都費勁。”正在田間忙碌的村民王老伯指著眼前整齊的田塊說,“現在可不一樣了,你看這地多平整,水一放就能均勻澆灌,插秧機開起來也順當多了。” 王老伯 的話道出了這次改造帶來的最直觀變化。
此次改造歷經4個月,重點包括土地平整、灌溉與排水設施、田間道路工程等。其中,新鋪設的地下管網讓灌溉和排水更加精準,既節約了水資源,又避免了積水爛根的問題。“以前澆水要人工看管,現在只要打開閥門,水就能自動流到每塊田里,省時又省力。”村民李阿姨說。而重新規劃后的田間道路,讓大型農機進出更方便,徹底告別了過去“機器進不去、人工作業累”的困境。
改造后的高標準農田讓水稻種植優勢盡顯。據農戶反饋,今年的插秧效率比往年提高了20%左右,不僅節省了人力,還減少了水肥浪費。新安裝的智能泵房可以根據土壤濕度自動調節灌溉量,節水效果顯著。此外,由于田塊更加平整,水稻生長環境更均勻,預計畝產將比往年增長10%-15%。“以前種地靠經驗,現在靠科技。”一位參與種植的村民說,“水閘一開,就實現自動灌溉,再也不用半夜起來看水了。”
此次完成改造的484.67畝農田占全村農田的20%左右。按照規劃,張堰鎮將以建農村為示范點,逐步推進剩余農田的改造升級,實現全村高標準農田全覆蓋,并進一步推廣至整個張堰鎮。
通訊員:薛天倫
編輯:馮生丹
責編:馮生丹、俞蘿寅
審核:林堃、洪艷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