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操作、AI應用、直播帶貨……最近,一批新興課程在青年夜校火熱“出圈”。除了培養藝術興趣外,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渴望在夜校接觸新技能、開拓新領域。
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更新迭代,各地青年夜校按照“缺什么學什么,需要什么教什么”的思路,持續推出符合青年需求的各類課程,為更多青年“搭臺賦能”,助力他們在家門口學到新本事。通過貴州、海南、新疆等地的三堂課,讓我們一起看看不斷“上新”的青年夜校里,發生了哪些新鮮事。
——編 者
貴州貴陽市“筑農夜?!薄?/p>
一堂飛手課,播撒科技興農種子
本報記者 蘇 濱
最近,貴州省貴陽市農業農村局開展的“筑農夜?!被鹆恕_@一期是無人機培訓班,場面有多火爆?原本預估只有五六十人,實際報名的卻有800多人;培訓地點臨時從村里搬到學校,教室走廊擠滿了板凳。
趕來聽課的人群里,有合作社的村民、農業科技公司的負責人、抱著孩子的家庭主婦……他們大多是來自貴陽周邊農村的青年,因為對前沿科技的好奇與追求聚在一起。“本來計劃只辦一期培訓班,現在要分成7期,盡可能滿足大家對技能培訓的需求。”貴陽市鄉村振興服務中心人力資源科工作人員余波興奮不已。
講臺上,貴陽市鄉村振興服務中心農機推廣服務站高級農藝師馮先軍擔任講師,普及政策、理論和技術。
“舉個例子,現在可以用無人機調運西瓜、辣椒,性能好一點的無人機,一臺要6萬多元。根據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最高補貼1.44萬元,再向市農業農村局申報農業生產項目,獲批后最高還能補貼2萬元,算下來只花原來一半的錢。”馮先軍講得通俗易懂,學員們聽得認真起勁,甚至有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國家發展低空經濟,貴州山地多,無人機一定大有可為。”貴州省修文縣禾碩豐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剛說,獼猴桃產業是修文縣的特色產業,無人機可以用在農業植保領域,效率高、成本低。
聽完課程,學員們陸續進行模擬飛行訓練、實際飛行操作。貴陽電子職業學校無人機操控與維護專業教學負責人林仲鑫介紹,這次培訓聚焦農業植保應用場景,要站在農民的角度,幫助他們學會無人機在農業植保范圍內的安全應用。
基于貴州省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政策,“筑農夜?!庇?024年12月創辦?!稗r民想聽什么,我們就講什么;農民在哪里,我們講到哪里;農民什么時候有空,我們就什么時候講?!庇嗖ū硎?,為開展定制化培訓、精準對接農民需求,貴陽市農業農村局一方面內部討論培訓主題,一方面向基層單位收集意見,同時入戶走訪了解需求,最終確定圍繞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流通業、農旅及其他服務業等,制定通俗易懂、實用性強的課程。
為減輕資金壓力,“筑農夜?!敝饕烧⒏咝R约暗胤烬堫^企業共同舉辦。截至目前,已有1000余名農民走進課堂,從中受益。據悉,今年還將開展農機手、旅居旅拍等30多期培訓,預計培訓2000人次以上。
海南海口市秀英區——
一堂AI課,點亮青年數智技能
本報記者 董澤揚
在海南省??谑行阌^的海南省商業學校,一堂面向青年的AI技能培訓課正在進行。40多名學員擠滿了電腦教室,不時還有人進來站著旁聽。
“現在請大家在瀏覽器里打開DeepSeek,我們一起嘗試用它來撰寫課程通知?!痹谥v授AI大模型的基礎知識后,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張智引導學員們進入實操環節。屏幕實時展現出一個個字符,光亮映出眾人的專注神情。
從簡要介紹AI的概念,再到一步步展示利用AI寫作、潤色文章,制作演示文稿、視頻等,這堂將近2小時的AI技能培訓課,充分考慮青年人學習特點,安排得滿滿當當。
“在備課的時候,我們就計劃以實操為主,讓大家將AI工具更好地應用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張智說,課程目的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通過知識的講授,激發學員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課間休息,講臺上,屏幕輪播著各種AI應用場景。講臺下,學員們討論交流,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復盤。
“沒接觸前,我覺得AI門檻很高,現在有點入門了,這堂課收獲很大。”學員李政斌是海秀鎮周仁村的一名網格員,他計劃課程結束后利用AI輔助工作,并將學到的知識分享給村民。鄰桌學員朱彥諺是李政斌的同事,她計劃用AI來整理記述身邊的好人好事,留存“電子記憶”。
如何讓AI技能課更好成為青年人的“充電樁”?“一個是人群覆蓋面要廣,吸引更多人參加;一個是要像‘連續劇’一樣辦成系列課。”共青團秀英區委書記羊瑩介紹,自2025年2月起,秀英區“自貿港青年夜?!闭n程開始以AI技能培訓作為主題,至今已舉辦5期。系列AI技能培訓課程既向社會公眾開放,也會定向邀請小微企業的上班族等聽課。在主講人的選擇上,主要和相關培訓機構合作,邀請經驗豐富的老師授課。
為滿足青年學員需要,夜?!罢n隨人走”,時間靈活,成了“移動充電樁”。在海秀街道辦事處,老師們為學員講解如何掌握高效生成文本和分析數據的技能;在秀英街道高新社區,學員們則嘗試構建個人知識庫,逐步將基礎操作應用到復雜的工作場景中……“目前看,‘夜?!灰欢ㄔ谕砩?,我們會結合大家的時間進行調整,讓課程更有實效?!毖颥撜f。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
一堂直播課,見證鄉村產業更迭
本報記者 李亞楠
“劉老師,您看看這個文案怎么樣?”
“劉老師,要怎么調動觀眾情緒?。俊?/p>
夜色中,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的電商直播基地熱鬧起來,50多名年輕人在這里學習電商知識,大家踴躍地向授課老師劉元杰提出問題。據悉,從2024年4月開始,當地青年夜校依托電商直播基地,開設第一期電商直播課程,到目前共舉辦了6期。
“我們在全縣青年中做過調研,很多人都有提高個人技能的需求?!惫睬鄨F尉犁縣委副書記袁靜茹說,但是大家平時工作都忙,很難抽出時間系統學習,只有晚上可以聚在一起,青年夜校應運而生。
夜校都教什么?“從培訓需求的變化能看出我們產業的更迭。以前村民們更需要的是種植、養殖技術或者電焊等技能,而現在,大家對開設電商技能課的呼聲比較高?!痹o茹告訴記者,尉犁縣是新疆較早發展電商產業的縣市之一。2015年,尉犁縣電商協會落地達西村,通過引入電商產業,幫助當地村民銷售農特產品,不少村民拿起鼠標、鍵盤和手機,干起了電商業務。目前,電商已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越來越多的青年看到了其中蘊含的機遇,希望投身其中。
請誰來講課?尉犁縣養蜂協會會長劉元杰是直播帶貨“達人”,還和當地政府合作運營電商直播基地?!皠⒃軋F隊出師資,直播基地就是實踐平臺?!痹o茹說。
老師們根據自己負責的業務,輪流圍繞直播基礎知識、平臺運營技巧、農產品營銷推廣策略等內容,從最基礎的知識講起?!皬碾娚唐脚_的流量推送規則到小視頻的拍攝剪輯技巧,從電商平臺的發展歷程到當下熱門的直播帶貨、社群營銷模式,從店鋪的定位選品到如何針對客戶畫像進行流量轉化,我們盡量把每個知識點都掰開揉碎講清楚?!眲⒃芙榻B。
村民米日古麗是直播課的“全勤”學員:“課程內容非常接地氣,還能在老師們的指導下進行實操演練,對創業就業幫助很大?!?/p>
青年夜校是一個相對開放的課堂,還有外地青年慕名而來。一直在和田地區種植肉蓯蓉的步艷東聽說尉犁縣青年夜校有直播課,每回上課都專程趕過來。近段時間,他在夜校老師指導下開設了自己的平臺賬號,宣傳自家產品。“通過短視頻展示,吸引了不少客戶,銷售額持續攀升?!比缃竦牟狡G東對于直播帶貨頗有心得:“手機也是新農具,我們不能等著人上門來買東西。在農產品銷售方面,互聯網能發揮的作用非常大?!?/p>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4日 16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