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地漏涌出的污水迅速蔓延至廚房,刺鼻氣味彌漫全屋……近日,徐匯區漕河涇街道習勤小區漕涇一村16號某住戶家中突發污水倒灌。居民心急如焚趕到習勤居委求助時,臉上滿是擔憂。沒想到,這場與污水的“鏖戰”在街道民情快辦機制的高效運轉下,從居民奔至居委求助,到維修完成、生活恢復如常,僅用了約三小時。次日,居民便將錦旗送到居委,感謝這場高效救援。
“當時污水根本停不下來,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找居委。”回憶起事發情景,居民仍心有余悸。居民區社工接到求助后,立即趕到現場勘查,初步判斷為排污總管堵塞,隨即啟動民情快辦“紅色緊急事”處置流程。信息同步上報居民區書記。片區黨委即刻啟動聯動機制,一邊聯動楓晶物業管理人員及維修工攜帶專業設備到場,一邊安排居民區社工陪同居民逐戶告知二樓以上同戶型鄰居暫停用水,鄰居們雖擔憂自家用水受影響,卻都主動配合,“知道是緊急事,大家肯定要一起想辦法。”
物業人員進行搶修
當物業維修人員首次用壓力泵疏通堵點失敗時,居民的焦慮再次升級,“堵得太嚴重了,當時真怕要拆管道。”見此情景,物業經理當即調整方案,指揮從外部排污口逆向疏通。正當疏通工作緊張進行時,污水又滲漏至樓下,居委工作人員又立即趕赴樓下,現場安撫居民情緒并承諾“一定妥善處理善后”。最終,頑固堵塞物被成功清除,污水順暢排出,受損部位也連夜修復完畢。從傍晚事發到當晚解決,整個過程多部門協同作業,各環節環環相扣,避免了矛盾激化,居民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
進行逆向疏通
“新物業剛來就能這么快解決問題,讓我們很放心。”居民口中的“快”,正是源于漕河涇街道聚焦“多格合一”的社區治理體系。通過民情快辦機制的“三五工作法”,“五色”分類明確將此類突發、高危的污水倒灌定性為“紅色緊急事”,啟動最高響應級別;而支撐長效運行的“五制”保障,特別是“就地化解機制”,推動居委、物業在網格內協同作戰,力爭“大事不出小區”,以及“條塊聯動機制”整合多方力量,為快速解決提供了堅實后盾。
居民送來錦旗
一場三小時的疏通搶修,一面飽含謝意的錦旗,清晰印證了民情快辦在回應群眾急難愁盼上的力度與溫度。目前,習勤居委已聯合物業建立常態化巡檢機制,“就像民情快辦要求的‘未訴先辦’,我們要把隱患發現在前。”居民區書記表示。以“高效處置一件事”推動“長效治理一類事”,漕河涇街道持續織密服務網絡,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居民家門口加速升級。
記者:姚麗敏
圖片由漕河涇街道提供
編輯:耿潔玉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