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濰縣插隊落戶期間,一次幫老鄉家蓋房子我不小心從房頂上摔了下來,導致左腳踝受傷,過了好久走路還跛腳。就是因為那次意外,大隊書記安排我到小學當了民辦教師,我還娶了全大隊最漂亮的姑娘,成了留守知青。有關我的知青往事和情感生活經歷,應草根作家邀請,我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網絡
1968年12月末,就是在那個最冷的季節,我和同學們乘坐汽車離開了青島,來到了濰縣一個叫李家莊的生產大隊,我們十二名青島知青本分派在李家莊六隊插隊落戶,大家臨時分散開借住在老鄉家中,我和王海生借住在社員李廣坤家,和他家大小子李吉忠住在了他家的東廂房里,三個大小伙子睡在了一鋪熱炕上。
房東大叔一家人都特別善良特別熱情,把家里僅有的一點好吃的東西都拿出來給我們吃,房東嬸子看我們喜歡吃煎餅,她不顧天氣寒冷,起大早推磨糊給我們攤煎餅,還讓李大叔去河面上鑿開冰窟窿給我們抓魚熬魚湯。
在李大叔家借住期間,我們真是享受到了客人般的待遇,他們一家人對我們真是太好了。
1969年3月末,李隊長安排社員把隊部那三間存放農具和雜物的倉庫拾掇出來,在屋里搭建了火炕,壘砌了灶臺,我們十二名知青就都搬到隊部一起吃住了。那年秋后,隊里給我們蓋了新房子,成立了六隊知青點,我們的居住條件有了更好的改善。
記得是1971年秋后,我們六隊的記工員劉成剛家蓋房子,鄉親們都自發地去幫忙,我們剛搬到隊部吃住的那段時間,劉嬸(劉成剛的媳婦)義務幫我們做了好幾天的飯,還幫我們攤過煎餅呢。
看社員們都去幫他家蓋房子,我們六名男知青也去義務幫工。那天上房梁的時候,李隊長讓我到墻頂部幫忙拉房梁。令我沒想到的是,拴房梁的麻繩沒綁牢,房梁剛離地,綁房梁的繩子就脫落了,我和一名叫李吉法的年輕社員一下子就從房頂(應該是墻頂)上摔了下來,我的腳踝嚴重扭傷,李吉法壓在了我身上,他毫發無傷。
我在家歇了兩天,還是不能下地走路,腳踝處又紅又腫,一著地就疼痛難忍。李隊長看我的腳踝處紅腫得厲害,他就安排一名年輕社員和一名知青用架子車把我拉到公社衛生院,檢查后醫生說我小腿骨裂,腳踝脫臼淤血嚴重。一位中年醫生把我的腳踝復位后,又給我開了藥,讓我回去休養。他說傷筋動骨一百天,讓我好好養著,不能著急出工干活。
得知我傷得不輕,劉叔劉嬸給我送來了雞蛋,送來了一包紅糖,還說我誤工了他家來承擔。原本是好心去幫忙,未料卻出現了這樣的事情,我也覺得挺不好意思。李隊長卻寬慰我,他說這事不怪我,都怨那個綁繩子的社員。劉叔劉嬸也說這事不怨我,就是趕巧了。
我在知青點養傷期間,劉嬸經常來給我送好吃的,每次劉嬸來看我,她家閨女劉淑英也跟著一起來。當時劉淑英剛初中畢業,還沒參加生產勞動呢,所以我們知青和她都不熟悉。第一次看到劉淑英時,幾名男同學都說這農村姑娘比城里的姑娘還漂亮,大家都說劉淑英簡直就是下凡的仙女。
一個多月后,我發現自己腿部肌肉有些萎縮了,我同學就步行十二里地跑到公社衛生院跟醫生咨詢,醫生說要適當活動,適當鍛煉,總不活動就會導致肌肉萎縮。
從那天起,我就開始活動,幫著大家做飯,幫著刷鍋洗碗,我還去找了李隊長,要求出工參加生產勞動。李隊長卻安慰我不要著急干活,等小腿骨頭長結實了再參加生產勞動。李隊長還說,我養傷期間隊里照樣給我記工分,一分工都不扣我的。
后來到了冬季農閑,隊里年輕力壯的社員都去修河堤加固堤壩去了,我沒啥可干的,就在知青點翻看書本。臨近春節的時候,我就和同學們一起回青島探親過春節去了。
回到青島,我媽總說我走路有點踮腳,問我是咋弄的,我就撒謊說是崴了腳,沒敢告訴父母我從房頂摔下來的實情。春節過后回到李家莊,李隊長也說我走路有點瘸,讓我板著點,可別落下了殘疾。我也覺得自己走路有點別扭,就去公社衛生院咨詢醫生。醫生說我可能是沒養好傷就開始活動,應該是活動早了。醫生還說過一段時間會恢復正常,我心里才算安定下來,真擔心自己落下了殘疾。
元宵節那天,李隊長來告訴我,說大隊書記想讓我去學校當民辦教師,問我愿意不愿意?我當然愿意啊!就這樣,我成了李家莊小學的民辦教師。那時我才知道,大隊書記是劉淑英的親姑父,是她求了她姑父,我才到學校當了民辦教師。
圖片來源網絡
之后的日子,劉叔劉嬸對我還是特別關愛,看我走路還有點跛腳,劉嬸總是寬慰說:“振海,平時走路自己糾正著點,慢慢就能糾正過來。”其實,我也沒太在意這一點,跛腳就跛腳吧,反正也不影響教學掙工分,就是影響一點自己的形象。
自從我當上李家莊小學的民辦教師以后,劉淑英經常到學校來給我送好吃的,她說送到知青點就被大伙搶著吃了,根本就撈不著我。有時劉淑英也到知青點找我,幫我洗衣服。當時我們都到了敏感的年齡,難免知青點的同學會說閑話,我就不讓劉淑英來找我,更不會讓她幫我洗衣服。同學們都說我燒包,都說這么漂亮的姑娘上趕著來幫忙洗衣服,磕頭作揖還來不及呢,咋還攆人家走。
說句心里話,劉淑英不光是長相漂亮,她的心眼也好,勤快又善良,我是發自內心地喜歡她,但我知道我配不上她,何況我走路還能看出有點跛腳。既然知道自己配不上人家,我就要有自知之明,不能讓別人的閑話給她造成影響。
1973年初冬,李家莊大隊得到了兩個青島國棉廠的招工名額,大隊書記問我是回青島當工人還是留下來繼續教書?當時我確實喜歡上了民辦教師這個職業,就笑著對大隊書記說:“在學校當民辦教師也挺好的,就把招工進城的機會讓給別人吧。”因為這事,每次大隊開社員大會,大隊書記就表揚我,說我為了學校的孩子,志愿放棄了回城工作的機會。后來他還把這事反映到了公社知青辦,我被公社知青辦評為了模范知青。
1974年冬季,我準備回青島探親過春節的時候,劉淑英給我送來了一摞新攤的煎餅,還有一些小米,讓我帶回青島送給我父母吃。那天她還要陪我一起去公社汽車站,我怕別人說閑話對她影響不好,她說她不怕,誰愛說啥就說啥。
第二年春天的一個下午,劉淑英把我堵在了放學回家的路上,她塞給我一雙繡花鞋墊,紅著臉說:“我給你納了一雙鞋墊,不知合不合腳?”“淑英,你可是咱李家莊最漂亮的姑娘,我沒有資格要你的鞋墊……”我心里就像跑進一只兔子,砰砰亂跳。
在農村,女孩子是不會輕易主動給男生送鞋墊的。我明白劉淑英的心思,就對他說:“淑英,你看我走路一顛一顛的,咱倆不合適。”“我不嫌棄你,你是幫我家上房梁才受的傷,我更不應該嫌棄你。你正直善良,對學生好,鄉親們都夸獎你。”劉淑英那火辣辣的眼神讓我不敢直視,我當時緊張的都不知說啥好了。
就這樣,我和劉淑英確定了戀愛關系。那年冬季,征得父母同意,我和劉淑英領取了結婚證,舉辦了簡單的婚禮,我父母也很喜歡這個漂亮又大方的兒媳婦。因為我和農村姑娘結婚,我也就失去了招工回城的待遇,成了大家口中的留守知青。
1981年夏天,我被抽調到公社團委擔任團支部書記,劉淑英頂替我到李家莊小學當了民辦教師。那年我們的孩子剛滿一周歲。照看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我丈母娘身上。
1986年秋天,劉淑英轉成了公辦教師,應該是享受了知青家屬待遇。到了1992年,我就擔任了鄉農委辦公室主任,主抓農業生產。到了2003年,我升任副鄉長,2013冬季在鄉黨委書記的位置上退了下來。
目前,我和劉淑英生活在城鄉兩地,冬季在青島,春暖花開時就回李家莊,李家莊至今還有我們的農家小院,那是我和劉淑英結婚后大隊給我倆劃分的宅基地。院子挺大,能種菜能養雞鴨,同學們都很羨慕我退休后的田園生活。每當瓜果飄香的季節,當年一起插隊落戶的同學們就會回到李家莊,來尋找當年的青春足跡,來品嘗我們親手種植的綠色瓜果,來一起回憶曾經難忘的知青歲月。
圖片來源網絡
有句老話叫做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我們知青一代雖然已步入了老年時代,但我們都不服老,我們覺得自己就像火紅的朝霞,還能映紅半邊天。
作者:草根作家(講述人:趙振海老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