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區劃與轄境考證(三)
擴展初期
曹龍乾
1959年,富順、宜賓、榮縣3個縣約460平方公里區域劃歸自貢市,使自貢市轄區面積大幅擴張,至1978年榮縣劃歸自貢市前的近20年,為自貢市區劃演變的第三階段。轄境面積遠超原轄境的大范圍擴張,是該階段自貢市區劃演變最顯著的特征,這為后續自貢市的持續擴大奠定了政區基礎。本文將介紹自貢市第三階段——擴展初期的行政區劃與轄境情況。
一、三縣劃地入自貢
1959年8月,富順縣鄧關公社發現天然氣及鹽礦,為保證自貢市開發和建設需要,經省人委決定,從富順、宜賓、榮縣3個縣劃出約460平方公里地域歸自貢市郊區。即富順縣永安區的舒坪、黃市、聯絡、永安、富全5個公社,沿灘區的衛坪公社、王井公社、沿灘鎮及沿灘、詹井2個公社的釜溪河河西部分,永年區的九洪公社、永年公社三河場及川云中路以北區域(今黃坡嶺村、順昌美村、鹽業社區),城郊區的鄧關公社與鄧關鎮的釜溪河河西部分(今新塘村、高石村、會仙橋社區);宜賓縣百花區的漆樹、仲權2個公社;以及榮縣龍潭區榮邊公社和橋頭公社31社。
其中,富順縣劃入區域即今沿灘區沿灘鎮(不含釜溪河以東區域)、王井鎮、九洪鄉、黃市鎮、興隆鎮、永安鎮、聯絡鎮、富全鎮、衛坪街道(含板倉街道)、鄧關街道,自流井區高峰街道、舒坪街道及紅旗街道南部、仲權鎮東部,大安區和平街道樊家壩;宜賓縣劃入區域即今自流井區飛龍峽鎮和仲權鎮西部;榮縣劃入區域即今自流井區榮邊鎮(不含新房村)。
圖1:自貢市1959年8月區劃調整示意圖
自貢市郊區已于當年2月先行接管上述地區。至1959年底,郊區轄新民(原新勝與民樂合并)、團結(原團結與勝利合并)、愛和(原愛國與和平合并)、雙塘(原太平與紅旗合并)、艾葉(原天池與建設合并)、榮邊、仲權、漆樹、舒坪、黃市、永安、富全、聯絡、衛坪、沿灘(原沿灘與詹井釜溪河以西)、王井(原王井全部和鄧關公社釜溪河以西、永年公社川云中路以北)、九洪17個公社和沿灘鎮。
二、城市探索建公社
自貢市的城市人民公社,始于1958年9月改時屬自流井區的大安街道辦事處成立大安街人民公社(鄉級)。1959年1月撤銷大安街人民公社,以其轄地再劃入龍井、高硐、涼高山3個街道部分,成立市直屬縣級大安人民公社。
1960年5月,自貢市從郊區王井公社劃出鄧關小河街和順昌美、牌坊、黃嶺3個管區,成立市直屬縣級鄧關人民公社,所轄即今鄧關街道鐵錢溪以南區域。該公社隨后于1961年9月撤銷,其地仍屬郊區王井公社。
圖2:自貢市1960年城市人民公社區劃示意圖
1960年5月起,自貢市還先后成立了自流井、貢井、鴻鶴鎮、張家壩4個人民公社。此后,張家壩人民公社并入大安人民公社,鴻鶴鎮人民公社并入自流井人民公社,今鴻鶴壩地區始劃屬自流井區。自流井、貢井人民公社與區人民委員會合署;大安人民公社、鄧關人民公社直屬市管轄。同年6月,自流井區龍井、高硐、涼高山3個街道全部劃歸大安人民公社,原大安區所轄街道全部從自流井區劃入大安人民公社。1961年,各城市人民公社相繼撤銷。
圖3:自貢市1960年6月區劃調整示意圖
三、郊區還地退出城
1960年11月起,自貢市行政區劃多次進行調整,原屬自流井、貢井、大安3個區的農村地區陸續從郊區劃歸三個區。
1960年11月,將郊區新增置的和平、鳳凰2個公社劃歸自流井區,并劃郊區舒坪公社大灣管區、雙塘公社虎頭管區歸鳳凰公社,又從郊區雙塘公社分出桂花、白果、會溪、大巖4個管區歸市農場;1961年,劃郊區衛坪公社尖山大隊一部分歸自流井區和平公社增建團結大隊(樊家壩);1962年4月,市農場集體部分劃歸自流井區組建紅旗公社。調整后,自流井區管轄新街、東興寺、郭家坳、高山井4個街道,及和平、鳳凰、紅旗3個公社。
1960年11月,將郊區艾葉、建設、雙塘3個公社劃歸貢井區,1961年1月,將郊區榮邊公社劃歸貢井區,5月,又將郊區舒坪公社大壩、石牛、新華、沙羅4個大隊劃入雙塘公社。調整后,貢井區管轄貢井、筱溪、長土、艾葉4個街道,及艾葉、建設、雙塘、榮邊4個公社。
1960年11月,將郊區新民、團結、愛和3個公社劃歸大安人民公社。1961年5月,分新民公社增置新勝公社。同年7月,恢復大安區建制。調整后,大安區轄大安、龍井、馬沖口、涼高山4個街道,及新勝(后并入新民)、新民、團結、愛和(今大山鋪)4個公社和1個區直屬農場。
以上涉及郊區的區劃調整于1961年7月經市人委最終確定。同年,郊區分永安、黃市、聯絡3個公社的部分區域增置劉山公社。調整后,郊區轄永安、舒坪、黃市、聯絡、富全、九洪、王井、沿灘、衛坪、漆樹、劉山、仲權12個公社和沿灘鎮、仲權街,所轄即全部為1959年8月從富順縣、宜賓縣劃入區域。
圖4:自貢市1961年7月區劃調整示意圖
1962年11月,大安區分愛和公社新建勝利公社。次年5月,區直屬農場劃歸愛和公社。
1962年,郊區分王井公社增建鄧關公社;分舒坪、永安、黃市3個公社的部分區域增建興隆公社;分舒坪公社增建高峰公社;分漆樹公社原農團鄉部分組建農團公社;以鄧關小河街為主組建鄧關鎮;增置永安街。調整后,郊區轄永安、舒坪、黃市、聯絡、富全、九洪、王井、沿灘、衛坪、漆樹、劉山、仲權、鄧關、興隆、高峰、農團16個公社和沿灘、鄧關2個鎮及仲權、永安2個街。
圖6:自貢市1962年底區鄉行政區劃示意圖
1971年,榮縣橋頭公社二大隊一部分劃歸自貢市貢井區建設公社。
1972年6月,自貢修建檀木林大街后,經市政府批準,將檀木林廣場到消防隊住所一帶以公路為界,公路東側自流井區涉及五星街、豆芽灣、關外、新生等居委會共714戶居民住地劃歸大安區龍井街。同時,將大安區橫店子居委會靠火車站的64戶居民劃歸自流井區東興寺街。
至此,自貢市所轄四區劃一直保持至1978年基本不變。1978年4月,榮縣全部和富順縣何市區劃歸自貢市,自貢市開始轄縣,進入區劃演變的第四階段。
(此文已經自貢市地方志辦公室審核)
本文內容系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方志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曹龍乾(四川富順人,富順縣文旅融合發展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富順縣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自貢市大安區地方志辦公室特邀史料文獻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