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江北街道添淇家庭農場果香彌漫,游客們穿梭在綠色穹頂下,隨手就能摘下心儀的水果。“從早春的草莓到深秋的冬桃,園子里藏著20多種果子。”農場負責人王躍輝說,眼下正是李子、葡萄、香瓜等水果的成熟期,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前來采摘。這片占地近700畝的農場,悄然成了都市人逃離喧囂的田園秘境。
不過,在這偌大的農場里,草莓與香瓜這兩位“原住民”算得上是“異類”。它們跳出傳統水果依賴土壤生長的模式,將根系深深扎進以椰糠為主的栽培基質中。
在占地5畝的草莓與香瓜種植大棚內,一排排整齊的“U”型栽培槽呈“H”型鋪開,槽內鋪滿了蓬松的椰糠。這個寬30厘米、高20厘米的基質槽,是兼顧兩者生長的共享空間。槽中間每隔1米種著香瓜,兩側則是草莓的生長地帶?!暗冗@批香瓜采收完,基質槽要馬上為草莓騰地方。”王躍輝介紹,草莓的種植期在9月至來年4月,香瓜則在3月至7月,兩者的種植“生物鐘”巧妙銜接,中間留出的空窗期,正好用來給基質消毒。
這套輪作系統還配有精密的養分輸送網:基質槽內暗藏的2根滴灌管,如同植物的毛細血管,將肥料房里經過智能配比的水肥精準送達根系。“水肥系統能人為控制輸送頻率,既杜絕了肥料浪費,又節省了大量人力,一舉多得?!蓖踯S輝說。
無土環境讓種植場景切換變得高效潔凈,不僅徹底擺脫了傳統土壤輪作所需的漫長休耕周期,經高溫蒸汽消毒的基質,更能從源頭阻斷病蟲害滋生。王躍輝說:“整個種植周期無需噴施任何化學農藥,摘下的果子擦一擦就能直接吃。”此外,無土種植可使果實采光更均衡,成熟后的口感及甜度也更佳。
為啃下輪作無土種植這塊“硬骨頭”,王躍輝曾請教農業專家,每周一次開展種植指導,并投入近百萬元打造輪作系統。如今,在該系統加持下,農場草莓年產量穩定在5000斤/畝以上,香瓜則在3000斤/畝以上,折算年收益超6萬元/畝。“輪作種植的效益比單種翻了一番,但我們寧可少賺錢也要控制果實品質。”王躍輝說,以草莓為例,像一些果徑較小、果形歪斜的劣果會被挑選淘汰。“這些果子都是自然生長,個頭可能沒有市面上的大,但最重要的是讓大家吃得放心、健康?!闭蛉绱?,王躍輝所種植的草莓單價要比市場價高出50%?!半m然有些消費者不會為此買賬,但生態有機這條路,哪怕起步難,我們也要走到底。”
眼下正值暑期,王躍輝上大學的兒子放假在家,時常會拍攝農場短視頻并發布在網上引流。王躍輝分享道,靠著新媒體這股傳播力,農場的生意更火了,不少外地顧客刷到視頻和網友的“買家秀”后,特意趕來親自體驗采摘樂趣,收益比以往提升了近30%。“以前總覺得年輕人擺弄手機是瞎玩,現在突然發現這也是門新農活。看來我們也得跟上時代的腳步,握緊這發展的風口才行?!蓖踯S輝說。
記者 | 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何若舟 編輯:嚴格格
二審:董之震
終審:陳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