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紅色精神,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深入學習核工業發展歷程,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愛,安徽理工大學“紅色賡續,星核逐夢”宣講團于7月1日至7月5日,分別在安徽合肥科學島現代科技館、中核二二一兩彈一星精神紀念館、安慶市懷寧縣鄧稼先生平陳列館以及前進社區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意義深遠的參觀學習、采訪宣講活動。
探秘科學島:觸摸能源未來之光
7月1日,宣講團一行首先來到了安徽合肥科學島現代科技館。踏入科技館,隊員們立刻被館內濃厚的科學氛圍所吸引。在眾多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人造太陽模型。“人造太陽”即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它致力于模擬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為人類探索清潔能源的未來提供可能 。隊員們圍在模型旁,認真聆聽科技館講解員的詳細介紹,了解“人造太陽”的工作原理、研發歷程以及在能源領域的重大意義。大家時而駐足凝視,時而提出疑問,通過現場的互動體驗,隊員們對我國在核聚變研究領域取得的卓越成就深感自豪,也進一步認識到科技創新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
圖為宣講團在科技館里參觀人造太陽模型。
對話老功臣:聆聽兩彈歲月回響
7月2日,宣講團前往中核二二一兩彈一星精神紀念館。在這里,隊員們有幸采訪到了曾參與原子彈工作的王文廣老爺爺。年逾古稀的王文廣老爺爺精神矍鑠,回憶起當年參與原子彈研制的歲月,眼中閃爍著光芒。他向隊員們講述了在艱苦的條件下,科研人員們如何克服重重困難,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全身心投入到原子彈的研發工作中。“那時候條件差,沒有先進的設備,很多數據都靠我們用算盤一點點地計算,但大家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心里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要讓我們國家擁有自己的原子彈,挺直腰桿子。”王文廣老爺爺的話語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隊員。通過與王文廣老爺爺的交流,隊員們深刻體會到了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的精神,也明白了“兩彈一星”精神背后所蘊含的巨大力量。
圖為宣講團在聽取退休的核科研工作者工作時的經歷。
緬懷鄧稼先:傳承巨匠報國之志
7月3日至4日,宣講團來到安慶市懷寧縣鄧稼先生平陳列館。走進陳列館,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幅幅生動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文字,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鄧稼先爺爺光輝而偉大的一生。隊員們跟隨著講解員的步伐,詳細了解了鄧稼先從求學海外到毅然歸國,投身于我國核武器研制事業的艱辛歷程。在參觀過程中,隊員們還對陳列館的潘館長進行了采訪。潘館長向隊員們介紹了鄧稼先生平陳列館的建設初衷和發展歷程,以及鄧稼先精神對于當代青少年的教育意義。“鄧稼先先生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的核事業,他的愛國情懷、奉獻精神和科學態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我們希望通過陳列館的展示和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鄧稼先先生的事跡,傳承和弘揚他的精神。”潘館長說道。
圖為宣講團在陳列館里了解鄧稼先爺爺的生平。
化身宣講員:播撒科學精神火種
在鄧稼先生平陳列館內,宣講團的隊員們還化身“小老師”,為前來參觀的小朋友們進行了一場生動的宣講。隊員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有趣的故事和形象的圖片,向小朋友們講述了鄧稼先爺爺的生平事跡和“兩彈一星”精神。小朋友們聽得聚精會神,不時舉手提問,現場氣氛十分活躍。“我長大了也要像鄧稼先爺爺一樣,當一名科學家,為祖國做貢獻!”一位小朋友在聽完宣講后激動地說道。
圖為宣講團在陳列館里與小朋友互動。
科普進社區:點亮少年核夢之光
7月5日,宣講團來到前進社區。在社區活動中心,隊員們為社區的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講座。講座中,隊員們結合之前的參觀學習經歷,向小朋友們詳細介紹了“兩彈一星”精神的內涵和核知識。通過播放視頻、展示圖片、現場互動等多種形式,隊員們生動形象地講解了原子彈、氫彈的原理,核能在發電等領域的應用,以及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核安全等內容。小朋友們積極參與互動,踴躍回答問題,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了豐富的核知識,也對“兩彈一星”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圖為宣講團在前進社區給小朋友宣傳兩彈一星精神。
此次實踐活動,安徽理工大學“紅色賡續,星核逐夢”宣講團通過參觀學習、采訪交流、宣講科普等多種形式,深入了解了我國核工業的發展歷程,深刻感悟了“兩彈一星”精神的內涵。隊員們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將以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為榜樣,傳承和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宣講團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兩彈一星”精神和核知識,激發全社會對科學的熱愛和追求,共同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的蓬勃發展。
圖為宣講團在陳列館的合影。
來源: 安徽理工大學“紅色賡續,星核逐夢”宣講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