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車這件事兒還真是個玄學,在以前的燃油車時代,我在坐車時無論如何也不會暈車。但在坐過純電車之后,除非是自己開車,否則上車不出五分鐘,胃里必然會翻江倒海。
所以,很多車企還是拎得清的,在新車上專門推出了防暈車舒緩模式。不過有一說一,在體驗了那么多“防暈模式”后,我們越來越覺得真正的防暈車需要依賴機械素質和調校品質。對此,東風本田S7這樣的純電SUV就更有信心。那么為了驗證東風本田S7的防暈車能力,我們讓這款車與特斯拉Model Y(參數丨圖片)、極氪7x進行同臺對比,直觀地呈現三款車的加減速平順性以及過彎穩定性。
電車整治暈車,首先整治加減速突兀
相比起燃油車,電車的“致暈”原理要玄學很多。燃油車暈車,其實就是因為發動機等部件造成的共振,與我們的身體內臟共振呼應上了,從而導致眩暈感;而電車沒有發動機,按理來說不容易暈才對……
不知道大家是否遇到過江湖上流傳的“風琴腳”?一會兒加速、一會兒減速,咱在車里就跟海浪似的前后翻涌。遇到這種體驗,不暈才怪。那么,除開駕駛者因素外,一臺純電車如何通過自身的設計來減緩加減速暈車問題?
在測試中,東風本田S7和Model Y、極氪7x有著全然不同的體驗。先來說加速吧,這三款車其實都很快,放在馬路上能夠“嘎嘎亂殺”的那種。
不過在深踩加速踏板后,Model Y和極氪7x會帶來一種“有人在背后結結實實踹了你一腳”的感覺。
這種感覺,對于沒體驗過高性能的車的朋友來說是一種刺激,但對于天天開電動車的朋友來說就是一種“胃部刺激”了。
相比之下,東風本田S7就沒有那么魯莽。這款車在急加速的時候,真的能帶來一種類似于燃油車的線性、緩和感。有一說一,東風本田S7所體現出的線性加速,其實是有意為之的,本田技研的工程師通過精準的加速曲線與扭矩控制,實現了類似于自吸發動機的漸進式動力輸出,避免了傳統電動車瞬間強大扭矩輸出帶來的突兀推背感,從而讓我們在車里有時間適應加速度的增長,從而避免“加速暈車”。
那么在減速過程中呢?其實在以前,日系車的剎車就要比德系和美系車做得更柔和線性,在常規狀態下不會有剎車撞墻的感覺。在東風本田S7上,其實也是如此,剎車更舒緩,制動不難受。
至于Model Y和極氪7x的剎車調校,都異常靈敏,稍微點一下剎車踏板,就立刻能感覺到制動力瞬間增大。而特斯拉車型在開啟單踏板模式后,把加速踏板松開時,也能感覺到突然的減速動作,這種操作對于駕駛員來說很方便,但對于乘客而言就有些難受了。
一套好的底盤,對防暈有多重要?
你也不希望在乘坐電車過彎的時候,左搖右晃吧?所以對于任何一臺電動車而言,一套扎實平穩的底盤都非常重要。但是電車因為有大電池,所以自重比較大,會把底盤壓得更“柔軟”,這一類車型的底盤不太好調校。
為了底盤更穩重一點,東風本田S7、Model Y以及極氪7x,都不約而同地采用了更為高階的前雙叉臂+后五連桿或后多連桿獨立懸架結構。這一類結構的支撐性比常規的麥弗遜+多連桿結構更強,理論上它們的過彎姿態會更平穩。
事實也的確如此,在S彎測試中,此次參與測試的三款電動SUV,幾乎都能像奔馳S級一樣舒緩平穩,甚至東風本田S7在過彎時的側傾比S級這樣的轎車還要小。
這樣一來,它們其實很難在過彎的時候產生大幅度側傾,對于乘客而言,自然也就不容易暈車了。不過在這三款車之中,東風本田S7給人的體驗會更好一些。這款車不僅懸架基礎結構扎實,其調校方式也非常先進。
這樣來說吧,東風本田依托本田品牌在F1等賽車、高性能車領域的經驗,為S7帶來了更加扎實的底盤調校。在同級別之中,東風本田S7擁有罕見的50:50軸荷比重量分配,前后均衡的配重,能讓車輛在加減速和急轉彎時讓四個車輪均保持較高抓地力,從而減少車輪因為失去平衡而造成的車內乘客眩暈感。這種軌道行駛的體驗,就像坐火車一樣不容易暈。此外,這款車的液壓襯套、全框式副車架設計,也能讓車輛的底盤長期保持緊致的質感,就算開個十年八年,它的底盤也不會松松垮垮。
而在工程師調校底盤的時候,東風本田S7也用上了先進的黑科技。ADS全時自適應減震系統也是東風本田實現“0暈車”的一大法寶。這樣來說吧,ADS系統可以實時掃描路面狀態并且在毫秒之間調整減震器的阻尼軟硬程度。如此一來,這款車的地盤可以將生硬的路面顛簸轉化成更加溫和的起伏波動。
例如在實際體驗中,當東風本田S7碾壓減速帶或者井蓋的時候,這款車并不是完全無感。不過,它可以將那種難受的顛簸轉化成更加柔和的感受,車內乘客的身體不會有那種上下波動的感覺。
座艙設計,竟然也是“隱藏式暈車殺手”?
在傳統觀念中,一輛車越豪華、靜謐性越好就越容易造成暈車問題;而松松垮垮、四面漏風的“廉價車”反而不容易暈車。這樣的觀念真的正確嗎?其實對于燃油車來說是正確的,因為豪華燃油車的低頻震動>高頻震動,廉價燃油車的高頻振動>低頻震動,而低頻震動又是引發暈車的主要因素。
那么在電動車上,因為沒有發動機產生震動,所以不用考慮這一方面的暈車問題。此時,更環保更清新的座艙、更靜謐的車廂環境、更舒適的乘坐體驗,反而有利于降低大家的暈車概率。
先來說一下Model Y這款車,它的隔音能力和氣密性表現與其他高端電動SUV有一些差異,在體驗的時候,大家對這款車的評價不一。
至于東風本田S7和極氪7x,這兩款車的座艙設計堪稱豪華,前后排的大沙發也能帶來非常好的支撐性,座艙內主打一個安穩又舒適。
其中,東風本田S7還有一個“絕技”,那就是能為大家帶來更多的通透感。所謂通透,不僅僅是這款車的空調通風效率高。更重要的是,東風本田S7座艙內的頭等艙座椅寬敞舒適,坐起來夠舒服。
比如在后排,這款車的車窗玻璃很寬大,能為乘客帶來不錯的視野。在旅途中,暈車易感人群可以通過看窗外景色的方式來放松內心,避免暈車問題。與此同時,東風本田S7的座艙空間也是非常寬大通透。作為一款軸距達到2930mm的大五座SUV,東風本田S7的后排能讓成年男性蹺二郎腿,同時它的大沙發也足夠柔軟、足夠貼合人體關節。在這樣舒適的環境下出行,暈車的確也變成了一件難事兒。
結束語:
其實通過這場測試,就不難看出,電動車容易暈車這個老大難問題,并不是無法解決。這是,電車暈車緩解術,是一項非常系統化的工程。從動力和制動設計到底盤調校甚至是更加細節的空調設計,都有所講究。對此,如東風本田這樣有經驗的老廠,其實更有實力去解決。至此,我們也不難發現,東風本田S7這臺車真正的閃光點,就在于融入了傳統大廠的技術與經驗,相比起那些新勢力言,它的穩定性可靠性真的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學得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