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了,為何大疆的掃地機器人還遲遲不露面?
文|周路平
編|游勇
掃地機器人賽道的熱鬧和內卷早已不是新鮮事。
如今,大疆成為一個新的變量。在外界看來,這個在無人機領域一枝獨秀的品牌,有著很強的技術實力和品牌口碑,而且大疆之前在電機、避障算法、路徑規劃上的技術積累,也適用于掃地機場景中。
但作為一個大眾消費品,掃地機器人賽道已經是個極為內卷的領域,市場前五位占據了90%以上的份額,而這些廠商如今又面臨著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局面,遲遲未能進場的大疆掃地機,還能在已經逐漸固化的市場格局里撕開一個口子嗎?
01
大疆掃地機,遲遲不現身
大疆掃地機器人再一次放了市場的鴿子。
本以為今年618會是大疆掃地機ROMO上市的日子,在此之前,已經有產品外觀和包裝盒的照片在社交網絡上流傳,京東甚至一度放出了大疆掃地機的預售海報。但這些信息隨后被撤回,大疆掃地機的發布時間也再一次被延遲。
據知情人士透露,大疆的掃地機已經分發到渠道,“確定是會上的”,但不知為何具體上市時間一直在延期。
今年5月,就有媒體爆料稱,大疆掃地機器人已進入量產階段,并預計于6月正式推出。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發布了大疆掃地機的3C認證證書,產品名稱為“拖掃一體機器人”。而大疆官方也給出了模棱兩可的回復,只是讓“敬請期待”。
目前,大疆ROMO的官方微博已經上線,并且在6月21日完成了認證,但并沒有發布任何信息。
根據市場現有信息,大疆的首款掃地機器人采用的是基于視覺的導航定位,配備空間測繪功能,包含一個全能型基站,帶清水箱、污水箱和集塵功能,履帶式抹布,具有寵物檢測、個性化房間控制等功能。
而這款產品的售價據悉在4000元左右,這也符合大疆做產品的一貫調性,主打中高端市場。另外,與其他品牌一樣,大疆的掃地機在初期也是由第三方代工,代工廠是福日電子旗下的廣東以諾通訊
外界之所以對大疆入局掃地機器人有如此高的關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大疆的現有的無人機和運動相機有著很高的市場份額和很好的品牌形象。而無人機與掃地機器人在路徑規劃、避障算法、電機控制等核心技術方面又可以復用,所以大疆進入掃地機市場,看起來順理成章。
有網友調侃,希望大疆出一款會飛的掃地機,一樓清掃完,直接飛到二樓繼續清掃。
除了技術上的積累,大疆也已經建設了覆蓋全球的銷售網絡,而且大疆對門店的管控能力一向比較強,這些銷售網絡優勢是很多新品牌所不具備的。
另外,大疆這幾年在無人機和運動相機上的品牌形象,讓其在眾多消費者心中建立起了科技的標簽,用戶黏性非常強。這些都是大疆進入掃地機市場的優勢。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大疆現在進入并不是一個太好的時機,很考驗背后的操盤,尤其是在定價上,“至少跟頭部同類產品比起來,大疆的價格要持平,甚至要更低一些。”
已經體驗過產品的用戶反饋,大疆的這款掃地機與市面上的產品并沒有太多差異,硬件上沒有創新,甚至有些功能和配置還有點過時
而且,掃地機的市場玩法與無人機存在差異。大疆之前做的爆款產品,無論是無人機還是運動相機,都屬于比較細分的賽道,只要做好了產品,不太需要通過比較大的市場營銷推廣也能獲得專業人士的青睞。
但掃地機屬于大眾消費品,產品知名度需要很多的營銷投入和市場曝光,請明星代言、達人種草等都是常規操作。而大疆過往的營銷一向更強調其產品和技術實力,并沒有請明星代言的習慣。
“如果不砸錢做營銷,即便是大疆的品牌影響力,要想打開掃地機的知名度也存在困難。”奧維云網分析師業內人士認為。
大疆做掃地機器人可以追溯到2020年,成立了內部代號為“地面空間智能探索者”的項目,試圖將無人機的空間感知技術用到家居場景中。2023年12月,大疆的經營項目新增“智能機器人研發”。2025年5月28日,大疆的“ROMO”商標完成注冊,覆蓋掃地機、吸塵器等多品類。
不難發現,從項目立項到最終產品上市,前后經歷了五年時間。有業內人士認為,大疆掃地機之所以搞了四五年,還沒能正式推向市場,可能跟大疆創始人汪滔對產品的要求有關。據悉,汪滔曾多次推翻掃地機的設計方案。而汪滔本人曾在一次采訪中坦言,“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所以與其他人交流時會造成很多摩擦。”
02
掃地機還是門好生意嗎?
掃地機器人是過去幾年蓬勃生長的家電品類,被稱為是中產懶人三件套,吸引了大量資本和玩家,不僅有外界熟知的掃地機“四小龍”(科沃斯、石頭、云鯨、追覓美的、海爾等傳統家電企業也推出了相應產品,科大訊飛、螢石也在切入這一賽道。
激烈的市場競爭在近幾年尤為明顯,市場玩家在瘋狂跑馬圈地。一方面,新品上市的節奏越來越快。比如想登陸資本市場的云鯨在產品布局上尤為激進。2024年,云鯨一改過去依靠單一產品線作戰的策略,全年累計發布了超過10款新產品,價格區間覆蓋1000元至5000元以上。而石頭科技在2024年前三季度,也推出了至少8款新品,新品數量越來越多,價格戰愈演愈烈。
另一方面,大家開始以價換量,通過犧牲利潤來換市場占有率。2024年石頭科技掃地機器人均價下降12%,導致海外市場毛利率減少6.74個百分點。
而且,掃地機的市場集中度非常高。2024年,國內前五名的掃地機器人廠商(科沃斯、石頭、云鯨、小米、追覓),占到了市場總量的90%,集中度比手機廠商還夸張。洗地機品牌數量卻從250家殘酷縮減至87家。
尤其是國內品牌更加卷,在全球五大掃地機品牌中,只有iRobot不是中國品牌。但iRobot的市場份額從2024年的第二名,到今年一季度直接下滑到了第五名,只有在北美和日本市場還有比較大的份額,其他市場基本是中國品牌的天下。背后原因在于,iRobot的產品迭代慢,價格上也沒有明顯的優勢
內卷帶來的結果是,要想保持增速,必須不斷投入高昂的營銷費用。
科沃斯2024年銷售費用達到50.17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超過30%。石頭科技的情況也相似,2024年銷售費用為29.67億元,同比激增73.23%,其中廣告及市場推廣費用就達到了19.24億元。
營銷投入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熱衷請明星代言。科沃斯在2016年就簽約當時紅得發紫的鐘漢良,后來又簽約了吳磊、玄彬、胡歌,嘗到了明星代言的甜頭,而石頭科技簽了肖戰、王心凌、周也,云鯨簽了劉濤、于適,追覓則簽了蘇炳添、張若昀、張凌赫等明星。
在最近幾年的AWE展會上,清潔家電的展區都是最熱鬧的區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經常會有明星過來給品牌站臺,導致安保限流。
營銷上的大筆投入確實帶來了營收和銷量的增長,但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已經非常普遍。比如石頭科技在2024年創下了近120億元的營收新高,拿下了全球出貨量第一的頭銜,但其凈利潤不增反降,同比下降3.64%。2025年一季度更是同比下降了32.92%。
而且,經歷了兩三年的高速增長,產品的同質化越來越嚴重。IDC高級分析師趙思泉說,現在上到三四千這個價位段,各家產品主打的功能點都比較類似,比如底盤抬升、邊縫清掃,都有同質化的趨勢。
不過,好消息是,掃地機的滲透率還遠沒有飽和。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掃地機器人零售額約165億,同比增長超45%,2025年一季度延續了這一增長勢頭,銷量增長51.7%。IDC趙思泉透露,盡管尚未統計今年二季度的確切數據,但疊加國補等因素的影響,國內掃地機市場依然會保持一個比較高的增長速度。
劉洪濤告訴數智前線,掃地機器人的滲透率目前只有五六個點,距離天花板還差得很遠,用戶也主要分布在一二線城市。反觀大家電,有些品類的滲透率甚至超過了100%。
不久前,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在接受采訪時提到了掃地機器人。美的的掃地機器人業務在2024年虧損了超過2億元,但方洪波對這一品類的態度很堅決,“虧就虧,’卷’到最后看看怎么樣”。
不難發現,市場雖然很卷、競爭激烈,但掃地機器人依然還保持很高的增速。這對于大疆這類新玩家而言,或許也是個好事。
過去幾年,不僅是掃地機器人出貨最快的幾年,也是產品創新最亮眼的幾年,從LDS激光雷達、多功能基站、掃拖一體方案等等,這些創新在不斷推動掃地機器人快速發展。比如云鯨智能在2019年首創了拖掃一體,石頭科技將仿生機械臂用到了掃地機上。外界也希望大疆的入場,能在產品上帶來一些創新。
03
頭部玩家,正在開拓第二賽道
當大疆在掃地機器人市場猶豫不決時,其他掃地機器人玩家已經在開辟新的賽道。
石頭科技在2023年推出了旗下首款洗烘一體機。作為新玩家,其洗衣機核心賣點是將工業領域成熟的分子篩低溫烘干技術引入家用洗衣機,開辟烘干技術的“第三條路”。
石頭科技創始人昌敬曾解釋過進入洗衣機市場的原因,“讓我們看到了石頭科技能夠從一個小家電品牌,升級為能夠被更多人認知的大眾品牌的可能性。
追覓在今年初的AWE展會上,也正式官宣進入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賽道以及廚電領域,一口氣發布了空調、冰箱、洗衣機、烘烤機、油煙機、洗碗機等多款產品,試圖構建全屋智能生態。追覓產品的一大亮點是將掃地機的機械臂技術應用于空調導風系統。而這些產品預計將于2025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
科沃斯則在清潔電器之外,將發力點放在了凈化器、割草機、擦窗機、智能炒菜機等新興品類上,避開了已經非常成熟且巨頭林立的大家電。
云鯨智能作為這幾家里入局最晚的一家,并沒有開拓其他家電品類的動作,而是押寶在家庭具身智能產品,畢竟云鯨現在的首要任務是上市,需要給資本講一個好的故事。
掃地機器人廠商進入大家電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目前,國內掃地機近90%是通過線上渠道銷售,大家電則只有一半左右,這意味著掃地機要開拓大家電品類,渠道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且,大家電的體積以及安裝售后有比較高的要求,掃地機則很少有這種要求。李思泉透露,掃地機廠商并沒有大力開拓線下渠道的計劃,但會比較注重安裝調試等售后能力的搭建,比如現在很多掃拖一體的機器,有自動上下水功能,需要幫助用戶安裝。
在一位業內人士看來,空冰洗等大家電現階段會更考驗供應鏈能力和專業的服務能力。比如空調有明顯的淡旺季,考驗廠商對庫存和生產節奏的把控能力。小米的大家電一直也是貼牌,直到2024年才在武漢建立了首個家電工廠。
事實也是如此,掃地機器人廠商的第二增長曲線盡展并不算順利。
一個不好的消息是,運行了一年多時間的石頭科技洗衣機業務線正在大量裁員。一位被裁員工告訴數智前線,今年5月開始,石頭科技洗衣機BU CEO謝濠鍵已被趙百年接替,隨后洗衣機BU開啟了裁員,裁員比例在70%-80%左右,“以后不做OEM,專做ODM模式。”
至于裁員的原因,外界一種說法是,洗衣機業務處在虧損狀態,會影響到石頭科技在港股上市。
企業跨界經營向來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比如戴森前兩年也曾做過掃地機器人,面向高端市場,但戴森的掃地機并沒能像吹風機一樣獲得成功。而海爾、美的很早之前就推出了掃地機器人,但存在感一直很弱。一位知情人士稱,掃地機器人在美的內部被劃到了微清事業部,而這個事業部的微波爐產品賣得很好,導致掃地機業務比較佛系,沒有特別發力。
所以說,每一家廠商在積極開辟新品類時,他們被寄予厚望,同時折戟沉沙的概率也非常高,背后不僅考驗戰略定力,也考驗戰術執行。這一點,大疆也不例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