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仲夏時節,瀏陽市大瑤鎮楊花村的法治文化廣場上,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法協會“法潤瀏陽,筑夢湘行”暑期實踐團的旗幟迎風飄揚。這支由法學院學生組成的實踐團深入鄉村一線,通過法治教育、基層調研和普法活動,為楊花村注入法治活力,將法律知識轉化為鄉村治理的堅實基石。
實踐團在楊花村村委會召開首場見面會,與村干部共商法治鄉村建設,雙方達成協作共識,推動法治元素融入文旅研學項目,探索“法治+產業”新模式。
“將法治融入花炮煙花產業鏈,能突破同質化瓶頸,為全國提供示范樣板?!睏罨ù妩h總支書記劉良洪在會上說。
普法課堂護童心
聚焦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團在楊花書院開展校園欺凌主題普法課堂。隊長李星銳通過真實案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條款,講解肢體欺凌、語言欺凌的危害。30余名小學生積極參與互動,在問答環節中紛紛表示“要抵制校園欺凌”。
活動將抽象法律知識轉化為生動實踐,切實提升學生防范意識。實踐團成員提到,他們的目標是讓法律成為青少年自我保護的“護身符”,堂課是實踐團“法治進校園”系列的開端,后續他們還將通過模擬法庭等活動,強化法律實用性。
基層調研訪民情
實踐團還深入村民家中,開展“入戶送溫暖,法治深調研”走訪,以拉家常方式,與三戶村民交流,解讀問卷并記錄反饋。調研發現楊花村“低糾紛率、高調解效能”的特色,村民高度認可“片組鄰”三級治理體系和屋場會制度。
針對問卷偏差,實踐團現場優化內容:新增“調解宣傳方式”問題,刪除“線上調解平臺”等不實用選項,并計劃擴大青壯年樣本。
走訪中,村民分享自主化解矛盾的經驗:“小事靠人情,大事找村委,糾紛不出村。”這次調研為調解機制與鄉土文化融合提供了實證參考,以數據驅動的方法,確保法治服務精準對接民生需求。
模擬法庭筑防線
近日,實踐團在楊花書院報告廳舉辦模擬法庭宣講,通過“文具失竊”和“校園霸凌”案例進行角色扮演,引導30余名學生認識法庭職能。學生們化身“小法官”“小律師”,在互動中領悟法律維權重要性?;顒右栽⒔逃跇沸问?,推動基層法治宣傳,護航鄉村少年成長。
從法治研討到普法課堂,從田間調研到模擬法庭,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法協會“法潤瀏陽,筑夢湘行”實踐團以專業行動,讓法治清風吹遍楊花村。正如村支書劉良洪所言:“實踐團的活動,為鄉村治理播下了法治種子?!蔽磥恚@支實踐團將繼續深化服務,讓法律在鄉村振興中生根開花。(李奕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